元朝各皇帝顺序? 元朝从哪位帝王开始走向衰亡?

元朝各皇帝顺序?

1.元太祖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

2.元太宗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1229年-1241年12月11日在位。

3.元定宗

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

4.元宪宗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7月1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

5.元世祖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尊号“薛禅汗”,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

6.元成宗

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第二位皇帝(1295年-1307年在位),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

7.元武宗

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

8.元仁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汗号“普颜笃可 汗”。

9.元英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元朝第五位皇帝(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

10.泰定帝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293年11月28日1328年8月15日),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

11.天顺帝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一位大汗(1328年在位)。

12.元文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

13.元明宗

孛儿只斤和世(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元朝第九位皇帝(1329年正月至八月在位),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

14.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四位大汗,在位仅53天。

15.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

元朝从哪位帝王开始走向衰亡?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国立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元惠宗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从忽必烈死后元朝就雄风不再了,元文宗时更为腐败。

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是什么意思?

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的意思是:帝王需要有强大的能耐,但只有建立功业才能永存江山,圣贤则可以依靠其精神主宰千秋百世,死后自然成世师表。这句话表达了帝王和圣贤都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含义,也暗示了帝王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服务人民和社会。

元朝未代皇帝是谁?

  孛儿只斤妥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妥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  至元六年(1340年),妥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 发了元末农民 起 义。后期逐渐怠 政,沉湎享乐,元廷内 斗不断,外部 民 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 治结束。  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谥号为“元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上古五代帝王顺序?

1、少昊(约公元前2422年前2322年)上古帝之一,嬴姓,名鸷。乃东夷部落首领。出生于江水(即嬴汶河,今山东莱芜)。三皇五帝之一,中国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别称很多(白帝、少、少皓、少颢、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这些都是他的称号,据说是黄帝长子,少昊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

他被后人尊为五帝之一,也是华夏共祖之一,在神话中被尊为西方上帝。据记载其部族以玄鸟(燕子)为图腾,娶妻凤鸿氏之后改以凤凰为图腾。在他的部落里诞生了原始的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2、颛顼(约公元前2342年前2245年),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据传说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颛顼是继少昊之后主政,《列子汤问》说法亦同,《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育颛顼于东海。

颛顼是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是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

3、帝喾(约公元前2275年前2176年),本名姬俊,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30岁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史称高辛氏。其明察秋毫,仁威兼施,并订立了24节气,深受百姓爱戴。在位70年,享寿105岁,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4、尧(唐尧、帝尧,约公元前2188前2067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帝喾和庆都之子,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尧为祁姓刘氏远古一世祖。

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5、舜(公元前2128年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五帝之一,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以孝行闻名。后经四岳举荐,舜被尧立为继承人。舜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后又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传去世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

东方帝王是哪代皇帝?

东方帝王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黄帝(别称:姬轩辕、有熊氏、帝鸿氏,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号轩辕氏,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中文名:轩辕黄帝

外文名:Huangdi;Yellow Emperor

别名:轩辕氏

国籍:中华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三月初三

逝世日期:约前2599年

职业:华夏部落首领

主要成就:

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主要成就:统一华夏部落 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 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

代表作品:《黄帝内经》(约战国时期成书)部落标记,龙图腾

配偶:嫘祖

祭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葬地:桥山,阳山,荆山,涿鹿

臣属:仓颉、大鸿、风后、力牧、常先等

性别:男

五代帝王的功绩?

五代时期稍微有点儿成就的君王,包括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汉高祖刘知远、周太祖郭威。

这四个人中,唐庄宗李存勖是一个战神,在唐末大乱,诸侯并起之后,李存勖南征北战,除了南方那一块和西城那一块外,基本上实现了重新的统一。他所拥有的地盘,也是五代历代中拥有的地盘最大的。可惜的是,李存勖当了皇帝以后,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不到三年,又天下大乱。

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最贤明的皇帝。他没有文化,但是他善于纳谏,而且注重发展农业生产,让经过战乱的五代农业,有了一定的恢复。不过李嗣源没有解决好立储的问题,他死后,儿子、养子、女婿互相争夺皇位,最后他的女婿石敬瑭为了获得皇位,甚至把燕云十六州都割给了契丹。

中原国家被契丹灭了,又实现复国的汉高祖刘知远,也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可惜他在位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儿,国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来不及解决。

郭威也不错,但是郭威因为是在冤冤相报的情况下,把皇位从后汉那里夺来的,本来就不算大的地盘,又被北汉分裂了一块出去。而且郭威活的年数也不长,和刘知远一样,很多问题都来不及解决就去世了。

柴荣身上聚集了前面四个好皇帝的优点,他既能打仗,南征北战,收复了不少失地;又很开明,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同时他还能够发现人才,文成中的范质、王溥,武将中的赵匡胤、韩通等,都相当不错。

元朝,明朝,清朝各存在的时间段?

元朝(前期是蒙古帝国) 1206-1368 蒙古族 北京   明朝 1368-1644 汉族 南京(后来迁都北京)   清朝 1616-1911 满族 北京

唐朝,宋朝,元朝的文学主流各是什么?

唐建国到中期以五言、七言诗最为流行,唐中期以后以柳宗元、韩愈等人兴起“记、赋、序等”文体,宋以后又兴起了“填词(宋词)作曲”,宋词在宋朝达到最顶峰,此时“记、赋、序等”文古文虽有一定地位,但其流行程度远不及宋词,宋的“填词作曲”之后就是元曲,元曲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宋词的方式和风格,只是在元朝占主导位置的还是元曲

各朝各代朝服的来历?

春秋战国时的朝会之服,大多用黑色布帛制作,其形端庄方正,因称"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这是和皮弁造形相似的一种冠饰,只是不用鹿皮,而代之以黑色缯绢。因为这种朝服是用委貌和玄端组成的,所以"委端"就成了朝服的代名词。

  唐代文吏服饰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裆,也是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虽然在最隆重的礼仪服装仍跟上传统,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却有了新面貌,并且成为了后代服色制度的另一个传统。因此这是服饰史上的重要时代。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长围巾。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长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穿徂领的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她们的头上还戴着「幂离」、「帷帽」。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四种颜色最受欢迎。

  朝服的记载

  《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笏而朝诸侯。"晋范宁注:"委,委貌之冠也。端,玄端之服。"唐扬士勋也解释说:"谓之玄端者,其色玄而制正幅无杀,故谓之玄端。桓公会诸侯,因使诸侯朝己'故服朝服也。"也有将"委端"两字倒过来,称作"端委"的,如《左传昭公元年》:" 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 西汉君臣朝会之服也用黑色,只是在领袖部分缘以绛边。曾经因为替妻子画眉而名噪天下的汉京兆尹张敞说过:"敞备皂衣二十余年,尝同罪人赎矣,未闻盗贱起也。"他所说的"皂衣",就是指朝服。"备皂衣二十余年",就是说当了20余年的官。可见西汉时,尽管祭服制度不甚完备,但朝会之服仍有章可循。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有个名叫田恬的武安侯,穿着一件名叫""的衣服上朝,结果被汉武帝怒斥为"不敬",尽管他身份不低,结果还是被免去了侯爵。为什么汉武帝会为了这件事大动肝火呢? 是一种什么服式?它与朝服有何不同?要说明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谈一谈当时的服装形式。

  在周代以前,中国的服装主要采用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制,那时的服装不分男女,全都做成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一截穿在下体,称"裳 ",裳的形制有点像后世的围裙。在 裳的里面,虽然也穿有裤,但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也无裤腰,只有两只裤管,穿时套在腿上,用带子系缚在腰间。阴私部分则全靠裳来遮挡。到了春秋战国时,中国社会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制,将上衣下裳合并起来,做成一件服装,名叫"深衣"。由于衣裳被连为一体,一个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即衣襟和下摆的处理关系。过去衣裳分制,衣、裳、裤三者各司其职,衣襟与裳裾(下摆)各不相干;现在连属为一,去掉了围裳,下体部分就不容易处理:如果在下摆两边开叉,难免会将遮蔽不甚严密的下体暴露在外:如不开叉,又势必影响走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人们采用了"曲裾"相掩的办法,即将衣襟接长,形成三角,穿时绕在身后,用带系结,从背后看上去好像一个燕尾,这样即便于举步,又无露体之虞。与传统的上衣下裳相比,深衣的穿著要简便得多,而且也更加适体,所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不分男女尊卑,均喜穿著,有时甚至还用于朝会。

  《礼记玉藻》中就有"朝元(玄)端,夕深衣"的记载,意思是说早朝为大礼,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采用轻便一些的深衣。 进入汉代以后,人们的内衣渐趋完善,特别是裤子,也采用裤裆,这时的深衣若再用曲裾绕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人们采用了直裾--即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摆。这种直裾之服就叫""。 出现在民间,最初只用作便服,武安侯田恬为了赶时髦,意然穿著它谒见皇帝,这种既没有围裳遮蔽,又没有曲裾遮掩的服装在汉武帝眼里,当然是"不敬"之物了。

  朝服的用途及制作

  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它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礼春官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这种衣服多采用细白布制成,衣裳分制,下裳也用白色。和这种衣服相配套,头上也戴白色的冠帽:其制为尖顶,造型像两只手掌相合,名称叫"弁"。

  制作弁的材料,通常用白色鹿皮,所以又称为"皮弁"。皮弁之服不仅用于天子,士以上的男子觐见君王也可用之。由于衣裳采用白色,素而无纹,不能辨别各人的身份,所以特在皮弁上加以区分。具体做法是在皮弁上加以玉饰,天子用五采玉;侯、伯、子、男用三采玉;卿大夫用三采玉;士一级则不用玉饰。另外在玉饰的数量上也有些区别。以示尊卑。

  卿士退朝以后回到府邸,如果要自己听朝,即朝见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则不能再著皮弁之服,而要换上一种"缁衣",即以黑布制成的朝服。《诗经 郑风缁衣》中即有"缁衣之宜兮。"的说法。考虑到人们在读《诗经》时对这句话较为费解,所以汉代的毛亨特地加以注释: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则说得更加明白:"卿士朝于王,服皮弁不 服缁衣,退食私朝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