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所有在位皇帝,及在位时间?

东汉的所有在位皇帝,及在位时间?

答: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

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共历196年,东汉共立14个帝王。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25年57年在位,共32年。汉明帝刘庄 (28年75年),57年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汉章帝刘(56年88年),75年88年在位,共13年。汉和帝刘肇(78年105年),88年105年在位,共17年。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107年125年在位,共18年。汉婴帝刘懿,即位二百余日。少帝。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144年145年在位,不足1年。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145年146年在位,不足1年。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146年167年在位,共21年。

唐玄宗在位时间表?

李隆基(685-762)唐朝第六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又称李三郎,生母母窦德妃。

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712年-756年,年号:先天、开元、天宝,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太极元年、延和元年、先天元年(712年)

正月十九日,大赦天下,改元太极。金山公主和亲突厥未成;幽州都督薛讷被贬为并州长史;五月十三日,大赦天下,改元延和。武攸暨去世,追封定王;幽州都督孙袭奚,全军覆没,孙被默啜所杀;七月,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改元先天;新置渤海、恒阳、怀柔三军;沙陀金山遣使入贡;奚、契丹寇渔阳,唐睿宗令李隆基巡边。

宰相唐休去世,时年85岁,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仙宗十友之一宋之问去世,代表作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

先天二年、开元元年(713年)

定立卫士从军年限,二十五岁入军,五十岁免;封太乍荣为忽汗州,加授大乍荣为忽汗州都督,震国从此称渤海;太平公主阴谋废唐玄宗,唐玄宗与宰相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内给事高力士等设计诛杀萧至忠、岑羲等,窦怀贞自杀,赐死太平公主,肃清太平公主余党;因此高力士受宠,宦官权势渐盛;十二月,改元开元;改沿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以姚元之兼紫微令,复名姚崇。

同年,文章四友之一李峤去世,时年50岁,著有《咏杂诗》;河东三绝之一徐彦伯去世;代国公郭元振去世,时年57岁;高僧义净圆寂,时年78岁,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禅宗六祖慧能圆寂,时年75岁;高僧印宗圆寂,时年85岁,著有《心要集》。

开元二年(714年)

定内外官任命制度;置教坊,教俗乐;采用宰相姚崇之言,沙汰僧尼,并毁武后所造“天枢”与韦后所筑歌功颂德之石台;禁百官与僧尼、道士往来,禁铸佛写经;前宰相韦安石、韦嗣立等被贬逐;以周庆立为市舶使;薛讷攻讨契丹,兵败滦水,被官爵;吐蕃攻临洮,起用薛讷领兵讨伐,大破吐蕃;置陇右节度大使,治鄯州等二十州;置幽州节度经略镇守大使,领幽、易、平、檀、妫、燕六州;移安北都护府于中受降城,移安东都护府于平州(卢龙);默啜击俘突骑施可汗守忠。

开元三年(715年)时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与姚崇为救时宰相;唐与东突厥默啜争夺西突厥十姓;太行山以东发生蝗灾,宰相姚崇遣官捕蝗;唐玄宗始置侍读官;铁勒九姓思结磨散等来降;西南蛮寇边,唐玄宗令李玄道率兵征讨;郭虔欲募关中兵万人赴安西;张孝嵩兵救拔汗那,威震西域;突骑施别种苏禄崛起,唐玄宗以苏禄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

同年,前宰相刘幽求去世,时年61岁,赠礼部尚书,谥曰文献,配享睿宗庙庭;前宰相魏知古去世,时年68岁,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忠;前宰相李日知去世。

开元四年(716年)

唐玄宗不私外戚,始以诸王遥领节度使;吐蕃围松州,被松州都督孙仁献击败;唐玄宗出题《安民策》覆试县令;太上皇唐睿宗驾崩,时年55岁,葬于桥陵,庙号睿宗。东突厥默啜被杀,突厥内乱,拔曳固等五部,契丹李失活、奚李大帅部投降唐朝;王上安置突厥降户三策;毗伽可汗重用暾欲谷;姚崇罢相,由宋取代;改台省六品以下官如御史、遗、补等由皇帝拟授。

同年,宰相卢怀慎去世,赠荆州大都督,谥文成;名士王友贞去世,时年99岁,追赠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李去世,时年68岁,谥号贞;工部尚书尹思贞去世,时年76岁;中天竺国王之子善无畏抵达长安,是印度密宗传入中国之第一人,译有《苏悉地经》《大日经》多部;日本第九次遣使入唐。

开元五年(717年)

姚崇、宋论论灾异,更加受宠;契丹归附,永乐公主嫁契丹王,复置营州都督府于柳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苏禄逐渐强盛,唐玄宗拟派兵攻击;置天兵军于并州,以张嘉贞兼天兵军大使。复三省官旧名、贞观对仗奏事之制;令新罗王子守忠归国。同年,高僧道岸圆寂,时年64岁;史学家柳冲去世,曾参与撰修《氏族志》。

开元六年(718年)

突厥毗伽请和;宋奏请不立遗爱碑;敕禁私自铸钱;南移横野军,集铁勒五都督以防突厥;契丹王李失活去世,堂弟娑固继位;令州县行乡饮酒礼,州县官俸,均户出资;吐蕃奉表请和,被拒;日本僧人沙门道慈返国,著有《愚志》,建大安寺。

开元七年(719年)

西突厥十姓可汗移居碎叶,以焉耆代碎叶为安西四镇之一;册立突骑施苏禄为忠顺可汗;置剑南节度使,领益、彭等二十五州;渤海王大乍荣死,在位22年,其子大武艺继位;文学家薛登去世,赠晋州刺史,撰有《四时记》。

开元八年(720年)

宋、苏罢相;重申卫士服役年限;册褒乌长、骨咄、俱位三国王,视为藩国;严禁群臣与诸王交结;朔方大总管王谋袭突厥反为所败;契丹大臣可突干废主另立;目录学家、舒国公褚无量去世,时年7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文;著有《翼善记》《史记至言》《帝王要览》等;越国公、道士叶法善去世,时年107岁。

开元九年(721年)

宋、苏罢相;重申卫士服役年限;册褒乌长、骨咄、俱位三国王,视为藩国;严禁群臣与诸王交结;朔方大总管王谋袭突厥反为所败;契丹大臣可突干废主另立;目录学家、舒国公褚无量去世,时年7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文;著有《翼善记》《史记至言》《帝王要览》等;越国公、道士叶法善去世,时年107岁。

开元九年(721年)

以蒲州为中都,不久废止,建蒲津桥,并铸铁牛;突厥毗伽再乞和,称唐玄宗为父;王大败叛胡康待宾,将其俘获斩杀;张说破胡而安党项,分胜州之银城、连谷,另置麟州,以安置党项余众;置朔方节度使驻灵州,领单干都护府,夏、盐等六州;大将军郭知运去世,时年55岁,追赠凉州都督,谥号威;名相姚崇去世,时年70岁,追赠为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元行冲上《群书四录》;命僧人一行造新历。

开元十年(722年)

收公廨钱及职田粟,以税钱充百官俸禄;以燕郡公主嫁契丹王郁干;杨思勖讨平安南贼帅;禁宗室、外戚、驸马往还;权楚璧在长安作乱,兵败被杀:北庭节度使张孝嵩发兵援救小勃律,大破吐蕃;朔方节度使张说,迁徙残胡于中州,并减沿边戍兵,以募兵充诸卫;令国之大臣不可笞辱,以交河公主嫁苏禄;僧人一行谏止唐玄宗公主厚嫁。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置“崇玄学”,唐玄宗校注《孝经》颁布于天下。

开元十一年(723年)

张嘉贞与张说不和,张嘉贞因罪罢相贬官;设置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等十州。在京兆、蒲、同、岐、华选府兵和白丁十二万,称“长从宿卫”;置丽正书院,以张说为修书使总其事;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后,分掌庶政;以宇文融为搜括逃户使,进行检括;唐玄宗自东都北巡晋阳,返回长安;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布天下,吐谷浑内附。

开元十二年(724年)

太史监南宫说等测日晷及极星,是为全世界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溪州“蛮”覃行璋起兵,宦官司杨思助领兵镇压有功,升为辅国大将军,为宦官成为从二品第一人;以杜暹为安西副大都护;劝农使与吏民议定赋役;突厥毗伽再次乞婚,被拒;定僧尼试经之制;王皇后被废。不久即驾崩;谢飓国王遣使入朝;定于明年封禅泰山;契丹王李郁干去世,其弟李吐干继位;赵柳氏创印染夹缬法。

开元十三年(725年)

“长从宿卫”改称“骑”,分属十二卫,总十二万人为六番;僧人一行与梁令瓒制成水运浑天仪,除表现日月星辰运动外,还能报时;唐玄宗封禅泰山,封赏百官;唐牧马繁殖迅速;在黑水置黑水军,辖黑龙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置常平仓本钱;再惩酷吏来俊臣等人及其子孙;契丹王李吐干来投奔唐朝,李尽忠之弟李邵固继位;分吏部三铨为十铨;于阗王尉迟眺叛唐,被杜暹平定。

开元十四年(726年)

邕州僚梁大海等据宾、横二州,被杨思助领兵镇压;张说被宇文融、李林甫、崔隐甫贪污受贿,罢中书令;在黑水设立黑水都督府;渤海王大武艺发兵攻黑水,其弟大门艺力谏不从,遂投奔唐朝。以东华、东光公主分别嫁契丹、奚王;岐王李范去世,赠谥惠文太子;置北平等五军,以备突厥;玄宗欲立武惠妃为后,被谏止;以安西副大都护、碛西节度使杜暹为宰相;苏禄入寇四安西镇。

开元十五年(727年)

崔隐甫、宇文融继续攻击张说,张说被迫致仕;吐番陷瓜州;河西节度使王君被回纥人所杀,因吐番攻扰,定防秋之制;毗伽可汗拒绝吐番联合攻唐之要求,与唐互市,以马交换缣布;惩复逃户;唐玄宗子孙诸王皆不就藩;萧嵩继任河西节度,力挽危局,集陇右、河西及关中、朔方兵以防吐蕃;开元报状兴起,所以可视为中国报纸的萌芽。前宰相苏去世,时年57岁,谥文宪,袭许国公。仙宗十友之一司马承祯去世,时年88岁,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天文学家、僧一行去世,时年44岁,谥号大慧禅师,撰有《大日经》《大衍历》《后魏书天文志》等,唐玄宗亲制碑文,亲书于石。

开元十六年(728年)

唐玄宗始于兴庆宫听政;春、泷、广诸州僚民起事,被杨思勖讨平定;宇文融身兼数使;改“矿骑”为“飞骑”;萧嵩等连败吐蕃有功,升任宰相;定长征兵番役制;制户籍三年一定,分为九等;册立裴安定为疏勒王;颁布《大衍历》;裴撰《少林寺碑》。

开元十七年(729年)

张审素破西南蛮;张守、贾师顺共破吐蕃;信安王李讳破吐蕃,置振武军;复置十道及京畿、都畿按察使;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宇文融为相百日而罢,贬为汝州刺史;始禁私卖铜铅锡,禁以铜为器皿;张嘉贞去世,终年64岁,赠益州大都督,谧号恭肃;玄宗谒桥陵、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大赦天下,免百姓今年地税之半。

开元十八年(730年)

许百官春月旬休游宴,复给京官职田;筑西京外郭,裴光庭奏用循资格;契丹可突干弑其王,逼奚众叛降突厥;吐蕃赞普因败乞和;护蜜国王罗真檀来朝;令天下奏死罪止二十四人;东、西突厥同时入贡;中书令、燕国公张说去世,时年67岁,谥文贞;高僧李通玄圆寂,著有《论》《决疑论》。

开元十九年(731年)

霍国公王毛仲恃宠得罪,贬死;突厥阙特勤去世,其兄默棘连为毗伽可汗,置太公庙,祭如孔子;复申僧徒之禁,许与吐蕃互市;复定外官职田租价,中天竺国遣僧来朝;宇文融去世,赠台州刺史;宰相源乾曜去世,赠幽州大都督。

开元二十年(732年)

信安王李讳等大大破奚、契丹;命携绢分赐立功奚官;颁布《大唐开元礼》;勃海寇登州;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官加六阶;玄宗复自东都北行,回长安;扩大幽州节度使兼辖区,旨在集力以御契丹突厥;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兵部尚书王去世,时年79岁,赠尚书左丞相,谥忠烈,封中山郡公。南印度人金刚智大师圆寂,译有《瑜珈念诵法》《观自在瑜珈法要》多种,谥灌顶国师。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诏大门艺发兵讨大武艺,无功而返;应金城公主请唐与吐蕃立分界碑;郭英杰击契丹,全军战死;裴耀卿请行新漕仓法,以解关中粮困;萧嵩、韩休不合,同时被罢相;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宰相裴光庭去世,时年57岁,谥忠献;宰相李元去世,谥文忠。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秦州大地震;迎方士张果至东都;朝议仍禁私铸;李林甫、裴耀卿、张九龄同为宰相;张守大破契丹,计斩契丹王及可突干;薛王李业去世,赠谥惠宣太子;裴耀卿掌江淮、河南漕运事;唐玄宗敕令病坊兼养乞丐;突厥内乱,三易可汗;岭南采访处置使李朝隐去世,时年70岁,赠吏部尚书,谥号贞;太子詹事张廷去世,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张九龄谏阻以宰相赏有功之臣;不以孝子复仇坏国法;公主实封加至千户;突骑施苏禄入侵安西、北庭都护府;册立杨玉环为寿王李瑁妃。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令限期逃户自首;赐《令长新戒》于天下县令;委礼部侍郎试贡举人;玄宗赦安禄山不死,史卒干赐名思明;刘志诚作乱,被斩;初分月给百官俸钱;张九龄不欲封赏牛仙客,力护太子被罢相;令僧道同隶宗正;吴道子入宫供奉;陆象先,时年72岁,追赠尚书左丞相,谥文贞;监察御史裴去世,赠礼部尚书,谥号懿。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初置玄学博士,增试明经、进土内容;新罗王金兴光去世,其子金承庆继位;张守再破契丹;崔希逸袭破吐蕃于青海西;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太子李瑛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遭驸马都尉杨洄诬陷谋反,三人皆被赐死;召募丁壮,长充边军,百官贺“几致刑措”,于两畿行“和籴法”以赡关中。

同年,命康愆素毁东都明堂;初令租庸调、租资课,皆以土物输京都;武惠妃去世,时年40岁,赠谥贞顺皇后。礼部尚书卢从愿去世,时年70岁,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文;前宰相宋去世,享年75岁,追赠太尉,谥号文贞;删修《律令格式》完成。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停镇兵戍边;命于州县之下,别置乡(里)学;置宥州以处前河曲六州散胡;新破吐蕃,置威戎军,赤岭界碑;册立第三子忠王李为太子、忠王妃韦氏为太子妃;苏禄被杀,突骑施大乱;渤海王大武艺病卒,子大钦茂继位;始册蒙舍皮逻为云南王,赐名李归义;在西京,东都往来之路,作行宫千余间;置龙武军,为京城禁军之一;开伊娄运河,也叫瓜洲渡,遂使南北运河相接;敕令各州立一“开元”观寺;令僧人玄俨奉恩制度人;《唐六典》撰成。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选募关内河东壮土至陇右防秋;张守因隐其败状被贬;盖嘉运平突骑施;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并追赠其弟子为公、侯、伯;章仇兼琼代张宥为剑南节度使;长安兴唐寺沙门普寂圆寂,时年89岁,谥“大慧禅师”。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章仇兼琼拔吐蕃安戎城;盖嘉运入朝献捷,升为河西陇右节度使;突骑施酋长莫贺达干叛而复降;金城公主去世,吐蕃遣使告丧,并请与唐和好,玄宗不许;统计州县户口数;青原山静居寺沙门行思圆寂,谥“洪济大师”。

同年,前宰相张九龄去世,时年68岁,赠荆州大都督,谥文献,其《感遇》《望月怀远》等诗,为千古传颂之作;长安青龙寺沙门道氤圆寂,时年73岁,曾撰《定三教论衡》《唯识疏》等;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去世,时年52岁,有《孟浩然诗集》传世。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改赈饥法,遇有饥馑,可先开仓赈济,然后奏闻;玄宗梦见老子,遂分置诸州开元观,两京玄元庙改为太上玄元皇帝宫;吐蕃寇边,突厥内乱;以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充平卢军使,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王李守礼与宁王李宪去世,追谥李守礼为让皇帝,谥其元妃为皇后,葬于惠陵。

天宝元年(742年)

正月初一,大赦天下,改元天宝;十节度经略使形成;以太子妃之兄韦坚领江淮转运使;李林甫口蜜腹剑;突厥势衰来降;陇西河西军破吐蕃;回纥叶护骨力裴罗遣使入贡,唐赐爵为奉义王;唐玄宗下诏号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越州法华寺沙门玄俨圆寂,时年68岁,著有《辅教篇》《羯磨述章》;著名诗人王之涣去世,时年55岁。

天宝二年(743年)

安禄山入朝为官表忠心;韦坚修成广运潭;追尊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改两京崇玄学为崇玄馆;

天宝三年(744年)

改年为“载”,太子改名李亨;海盗吴令光侵台、明二州,被河南尹裴敦复擒获;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夫蒙灵斩杀莫贺达干,册拜骨咄禄毗伽为十姓可汗;回纥败突厥,南据其地;置会昌县于温泉宫下;户部尚书裴宽被李林莆陷害,贬为睢阳太守;杨太真(杨贵妃)入宫;玄宗与高力土论李林甫,高力士不敢对玄宗深言天下大事;南岳观音台沙门怀让圆寂,时年66岁,谥“大慧禅师”;芮挺章编成诗集《国秀集》;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去世,时年86岁,赠礼部尚书。

天宝四年(745年)

以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兼任河东节度使;酷吏吉温、罗希得宠;册杨太真为贵妃,赠其父杨玄琰为兵部尚书,杨贵妃从兄杨钊出入禁中为金吾兵曹参军;李林莆担心韦坚入相,遂罢其诸使,改任刑部尚书;安禄山请立李靖、李绩庙;王为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回纥杀突厥白眉可汗,尽据其地。

天宝五年(746年)

李林甫兴狱陷异己;王忠嗣兼四镇节度使;册立奚酋长娑固为昭信王,契丹酋长楷洛为恭仁王;陈希烈为相;杨贵妃恩宠日深。

天宝六年(747年)

李林甫奏遣御史赐皇甫惟明、韦坚等死。唐玄宗令举贤,应试无一及第,李林甫表贺野无遗贤;安禄山兼御史大夫、成为杨贵妃之子;李林甫妒忌王忠嗣,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高仙芝平小勃律,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李林甫欲动摇太子,未遂;洛阳罔极寺沙门慧日圆寂,时年69岁,著有《往生净土集》;文学家李邕被李林甫杀害,时年70岁,追赠秘书监,《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等最为著名。

天宝七年(748年)

高力士为骠骑大将军;杨钊判度支事,杨贵妃诸姊为国夫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筑城青海御吐蕃;云南王(即南诏王)归义去世,其子罗凤继位,册封为为阳瓜州刺史。

天宝八年(749年)

玄宗引百官观左藏库;郭子仪横塞军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克吐蕃石堡城,以石堡城为神武军;护密王罗真檀入朝宿卫,拜为左武卫将军;吐火罗叶护请唐朝发兵击师王;府兵制彻底破坏,外重里轻。

天宝九年(750年)

群臣上表请封西岳,命御史大夫王凿华山路,因春旱,华岳祠大火,遂罢封西岳;杨贵妃忤旨,送还私第后,复还宫中,愈发受宠;宦官姚思艺为检校进食使;赐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安思顺朔方节度使;杨钊更名杨国忠;高仙芝计俘石国国王;南诏王起兵反唐。

天宝十年(751年)

安禄山迁新第出入宫掖;高仙芝入朝献俘;安禄山求兼任河东节度使预谋叛乱;鲜于仲通败于南诏;高仙芝败于大食;安禄山败于奚契丹;孙编成《唐韵》

天宝十一年(752年)

禁恶钱,阿布思叛唐;赐王自尽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杨国忠威权日盛;吐蕃发兵救南诏,唐兵破之;李林甫死,杨国忠拜相;吉温附安禄山;史思明为卢龙军使;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哥舒翰与安禄山交恶;殷编成《河岳英灵集》;医学家王焘编成《外台纪要》。

天宝十二年(753年)

诬李林甫与阿布思约为父子,追削林甫官爵;阿布思被回纥所破,安禄山招降其部落,兵力更强;阿布思逃投葛逻禄,其叶护执送北庭,次年被杀;以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吐番医学家于本年编成 《据悉》即《四部医典》,为藏医药学巨著;鉴真东渡成功到达日本。

天宝十三年(754年)

杨国忠屡言安禄山将反;玄宗召禄山,以安禄山领闲厩、陇右群牧等使、知总监事;杨国忠进位司空;剑南留后李宓攻南诏,到太和城,全军覆没。杨国忠掩盖败状,陈希烈罢相。高力士告玄宗:云南屡败,边将拥兵,祸发恐不可收拾。东阳清泰寺沙门玄朗圆寂,时年82岁,被称为天台宗第八祖,撰有《法华经科文》;唐朝诗人崔颢去世,代表作有《黄鹤楼》,著有《崔颢集》;诗人李颀去世,其代表作品有《古意》、《古从军行》等。

天宝十四年(755年)

吐薯苏毗王子来降,封悉诺逻为怀义王,赐姓名为李忠信;安禄山奏请以蕃将代汉将,玄宗照准,宰相韦见素谏阻未果;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入朝,因病留居京师;安禄山在范阳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河北郡县多望风瓦解;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奉命赴东京募兵担禄山;唐玄宗命高仙芝东征,屯兵陕州,以宦官边令诚监其军。

安禄山在灵昌(滑县)渡黄河,破陈留(开封)攻陷荥阳;封常清部均新募之兵,在武牢等地屡败,东京失陷;封常清退到陕州与高仙芝扼守潼关,边令诚诬陷二人无故弃地,玄宗命斩二人,遣哥舒翰守潼关;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卿在安禄山后方起兵讨叛军,河北十七郡归朝廷;禄山所有仅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叛军,攻拔静边军、马邑。同年,吐番赞普乞黎苏笼猎赞死,其子娑悉笼猎赞继位。

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756年)

安禄山据洛阳称大燕帝;唐玄宗以许远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常山城陷,颜杲卿一家被杀;史思明等人率叛军围饶阳,景城长史李玮遣其子李祀率兵救援,皆被思明战败;以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鲁炅为南阳节度使,阻叛军南侵;李光弼大败史思明于常山,解饶阳之围,张巡败叛军于雍丘,哥舒翰诬杀安思顺;李萼说服颜真卿拔魏郡;贺兰进明攻克信都;李光弼、郭子仪败史思明于九门;王思礼劝哥舒翰诛杨国忠,国忠知道后,更加畏惧哥舒翰;哥舒翰兵败灵宝,失守潼关,被俘降敌。

唐玄宗南逃赴蜀,马嵬驿兵变,杨国忠、杨贵妃被杀,留太子李亨讨叛军;安禄山叛军入长安;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大赦天下,改天宝十五年为至德元年。玄宗至成都,灵武使者至蜀,玄宗追认太子嗣位,自称太上皇;同罗、突厥扰长安,唐臣奔灵武;肃宗征安西、河西兵赴行在;加郭子仪、李光弼同平章事;第五琦为江淮租庸使,作榷盐法;广平王李为天下兵马元帅,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肃宗借兵蕃国,回纥、于阗王帅兵入援;永王李乘机谋反;肃宗命各地置戒坛度僧尼筹集军费。

宝应元年(762年)

太上皇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葬于唐泰陵。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其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皇帝。

慈禧在位时间表?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史称“辛酉政变”。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

此后慈禧太后三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慈禧太后的统治时间,仅比清代的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帝(在位60年),西汉的武帝(在位54年)略短,居于中国历史第四位。

历代帝王排序表?

夏朝: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商朝:汤、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纣。

周朝:西周:文王、武王、幽王、平王。

东周:周郝王。

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胡亥、子婴。

西汉:西汉: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刘费、刘询、刘爽、刘骜、刘欣。

东汉:刘秀、刘庄、刘(火旦)da、刘肇、刘隆、刘祜、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彻。

三国: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蜀:刘备、刘禅。

吴: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孙和、孙皓。

晋 :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司马睿、司马绍、司马衍、 司马岳、 司马聃、司马丕、司马奕、司马昱、司马曜、 司马德宗、 司马德文。

南北朝:南朝:宋: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淮十:两字合为一,上下结构)。

齐: 高宗黄道成、武帝黄赜、林王黄昭业、海陵王黄昭文、明帝黄鸾、东昏侯黄宝卷、和帝黄宝融。

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北魏: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静帝宇文阐。

隋: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唐: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武则天、李显(复辟)、李重茂、李旦(复辟)、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李儇、李晔、李。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zhen)。

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点水,念:dan)、闵宗李从厚、末宗李从珂。

后晋: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贵。

后汉:高祖刘(cao)(本名知元)、隐帝刘承佑。

后周: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宋:赵匡胤、赵匡义,又名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赵、赵、赵扩、赵昀、赵、赵隰(没有阝,读音xiǎn) 、赵、赵。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褚、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澶字,去三点水)、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哀帝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

元: 元太祖 ( 孛儿只斤铁木真 ) 元睿宗 ( 孛儿只斤拖雷 ) 元太宗 ( 孛儿只斤窝阔台 ) 乃马真后 ( 乃马真 ) 元定宗 ( 孛儿只斤贵由 ) 海迷失后 元宪宗 ( 孛儿只斤蒙哥 ) 元世祖 ( 孛儿只斤忽必烈 ) 元成宗 ( 孛儿只斤铁穆耳 ) 元武宗 ( 孛儿只斤海山 ) 元仁宗 (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 元英宗 (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 泰定帝 (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 天顺帝 (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 元文宗 (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

元明宗 ( 孛儿只斤和世 ) 元文宗 (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 元宁宗 ( 孛儿只斤懿质班 ) 元顺帝 ( 孛儿只斤妥帖睦尔 )

明: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为一字,左右结构。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二次继位)、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载(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胤、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琰、爱新觉罗宁、爱新觉罗奕、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爱新觉罗溥仪。

南明皇帝在位时间表?

弘光政权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隆武政权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政权建立之初,俨然有所作为,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鲁王监国 清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绍武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等皆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

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权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但永历朝政腐败,统兵将帅专横跋扈,朝廷中宦官专权,朋比为奸,内讧激烈。顺治十五年四月,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3路进攻贵州,年底进入云南。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十六年正月永历帝狼狈西奔,进入缅甸。十八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同年十二月永历帝被俘。次年四月与其子等被吴三桂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

1、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十一月,隆武帝被清军俘获,自缢。其弟唐王朱聿称帝,预定改次年为绍武元年,然同年十二月(公历已是1647年初)即兵败自缢,“绍武”年号从未使用。

2、绍武帝死后,郑成功不知道永历帝已即位,于永历二年在南澳岛拥立淮王朱常清为监国。次年,永历帝使者抵达南澳,宣读诏书,朱常清主动取消监国之位,东武年号也没用过。

3、朱亨嘉表面监国实际称帝,将他之前除朱元璋以外所有明朝皇帝的帝号、庙号、年号全部废除,称洪武278年。

4、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朱由榔出逃缅甸,这实际已标志着南明灭亡,此时南明在大陆境内已无寸土。

5、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缅甸国王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害永历帝侍从和官员,扣押永历帝及其家眷,将其交予已攻入缅甸的吴三桂,明朝彻底宣告结束。但台湾的东宁王国(明郑)一直使用永历年号直到永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降清为止。其实东宁王国此时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独立政权。

清朝同治在位时间表?

中文名:同治

  类别:年号

  时间:公元1861年至1875年

  在位帝王:爱新觉罗载淳

  所属朝代:清代

  主要事件: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

  皇宫:紫禁城

  年号:祺祥、同治

  名:载淳

  出生地:大清紫禁城储秀宫

  逝世时间:同治十三年1875年1月12日(18岁)

  在位:1861年11月11日-1875年1月12日

  庙号:穆宗

  父亲:咸丰帝

  母亲: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纳拉氏

  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

元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元朝由元太祖铁木真开始,直至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共15位皇帝。其中,元太祖在位22年,元太宗在位13年,元定宗在位3年,元宪宗在位9年,元世祖在位35年,元成宗在位13年,元武宗在位4年,元仁宗在位10年,元英宗在位4年,元泰定帝在位5年,元天顺帝在位1个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元文宗在位5年,元明宗在位8个月,元宁宗在位月余,元顺帝在位36年。

汉武帝在位时间表?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后为王皇后。

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公元前140年即位,在政治上,颁行“推恩令”,作左官律,设附益法等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在经济上,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平准官、均输官;实行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兴修水利工程等。在思想上,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在处理周边民族关系上,加强对西域的统治,连续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匈奴威胁。并且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

刘彻在位晚年,多遭兵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农民起义频繁。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征和四年(前89年)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后元二年(前87年),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临终前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大元皇帝顺序表在位时间?

自从1271年忽必烈《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直到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以仅存的残余势力,被呼之为“北元”,元朝总共经历了十一帝,于大一统王朝来说,算是较为短命的。

1、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2、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307年),在位14年。

3、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

4、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1320年)在位10年。

5、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1323年),在位3年。

6、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293年1328年),在位5年。

7、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在位一个月。

8、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1332年),在位184天。

9、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1300年1329年),在位8个月。

10、元宁宗孛儿只斤懿质班(1326年1332年),在位53天。

11、元惠宗孛儿只斤妥帖睦尔(1320年1370年),在位38年。

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间及寿命?

1、康熙在位61年,寿命69岁。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 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 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 中国历史 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 畅春园 ,终年69岁。

2、雍正在位13年,寿命58岁。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 (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 清朝 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 北京 后第三位皇帝。曾自号破尘居士、圆明主人, 年号 雍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 畅春园 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 世宗。

3、乾隆在位60年,寿命89岁。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 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 乾隆 ”,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 禅位 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 中国历史 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嘉庆 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 养心殿 ,享年89岁,庙号 高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