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认为这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因此,“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顶峰。”[18-19]

 
  第二种,认为这是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如郭毅生在《略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一文中提出: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如“杨秀清、萧朝贵、秦日昌等人便是无产阶级分子杰出代表”。“因此,就不能不使得太平天国革命具有了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特点,其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对于第一种观点的理由,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清朝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而引起的,与历史上许多旧式农民战争的起因基本一样。
  ②太平天国运动同历史上许多旧式农民战争一样,采用落后的宗教方式来动员和组织群众。
  ③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农民阶级千百年来的平均主义思想,没有先进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所以革命不是由先进阶级领导的。
  ④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封建统治者。其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社会,只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思想的一种延续,没有超出旧式的农民战争的范畴。
  ⑤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沿袭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形式,分封诸王,严格等级秩序,领导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矛盾尖锐,充分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没有一点新意。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虽然提出了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然而这仅限于其个人的认识,而没有成为领导集团的共识;《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的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的结局与历史上的旧式农民战争一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最终失败。19世纪中叶发生的亚洲革命风暴是一场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当然是旧式农民战争。 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但它基本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还是一场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
  对于第二种观点的理由,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除了阶级矛盾激化外,还与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关。同时,从西方传来的宗教思想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与历史上的旧式农民战争不同的。
  ②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军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后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历史上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所没有的新情况。
  ③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还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因素。
  ④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已进入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已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但因为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与意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而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农民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