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元年十二月(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西汉宣告灭亡,国祚二百一十年。
王莽未篡汉时,因笼络人心的需要,他对刘姓宗室可谓是极其厚待,比刘姓皇族更甚。自西汉开国至王莽当权,在这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有许多的刘姓宗室因绝嗣、削藩、因罪夺国等种种原因丧失了王族的身份。为此,到了王莽当权时,王莽为了获得刘姓宗室的支持,遂采取了“兴灭继绝”的政策,在全国遍寻沦落为平民的刘姓宗室,为他们恢复王侯身份,以此来达到笼络刘姓宗室人心的目的。
元始元年(1年)春,王莽“立故东平王云太子开明为王,故桃乡顷侯子成都为中山王,封宣帝耳孙信等三十六人皆为列侯”;元始二年(2年),王莽又“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江都易王孙盱台侯宫为广川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广德王”。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王莽就恢复了四十余位刘姓宗室的王侯爵位,其力度之可谓是空前绝后。由此,一时间是有一大批刘姓宗室选择拥护王莽当政,将他视为自己利益的代表。
但是,王莽厚待刘姓宗室并非是因为他真的想厚待于他们,只是为了便于自己接下来的夺权罢了!因此,当9年王莽代汉建新后,刘姓宗室也就再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身为前朝王族,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始建国二年(10年),新朝立国将军孙建上奏王莽:“请汉氏诸庙在京师者皆罢。诸刘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其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上当天心,称高皇帝神灵,塞狂狡之萌”,大意就是孙建建议王莽废除设在京城的汉朝宗庙,所有刘姓王侯全部废去王侯爵,根据封户的多少赐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对于这个提议,王莽是欣然应允。
就这样,在王莽建立新朝不到三年间,曾经被厚待的西汉刘姓宗室,其待遇是急转直下,“贬为公,明年废”,而王子侯“皆降称子,食孤卿禄,后皆夺爵”,他们一一失去了曾经显赫的待遇,沦落为毫无实权的平民百姓。
到了公元25年,随着刘秀称帝,重建大汉。因刘秀建国之时,就自己承认是延续西汉的统治,既然是重建大汉,由此,曾经西汉的那些刘姓宗室王侯的爵位自然也就需被再次认可,因为只有认可了那些宗室的地位,天下人才会认可刘秀是大汉皇帝的身份。再加上,刘秀开国之初,皇权并不稳固,地方上前汉的刘姓宗室,诸如长沙王刘兴、中山王刘茂等都是手握重兵的割据势力,因此为了稳住这些地方实权派的刘姓宗室,刘秀必然就得善待前汉宗室。
由此,刘秀一登基,就下诏:“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将之前被王莽废除的西汉宗室爵位全都恢复,曾经为王的再次为王,为侯的再次为侯,也就是说被废前是什么爵位,现在就是什么爵位。同时,如若这个爵位的拥有者已经去世,其后继者只要能证明是他的子嗣,就能继承这个爵位。
总得说,东汉刚立国时,碍于稳固皇权的需要,刘秀对待前汉宗室还是极其优待的。但是,我们需知道,刘秀与那些西汉宗室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是出了五服,连远房亲戚都算不上。因此,基于这种关系,刘秀显然是不会信任他们的,更不会给予他们重权。由此,东汉初期,前汉宗室虽然再次获得了显赫的王侯爵位,但是曾经他们在西汉所拥有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却是不复存在。
简单的说,东汉初期,前汉宗室就是一个吉祥物,一个用来彰显刘秀就是大汉正统皇帝身份的证明人。
当然,与王莽时期一样,前汉末年的那些宗室就是一枚棋子,一枚用来稳固他们皇权的棋子。因此,一旦他们皇权稳固了,这些前汉宗室也就再也没有任何的用处,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抛弃。
对于这点,刘秀与王莽的作法是出奇的一致。
建武十三年(37年),刘秀在皇权已得到彻底的稳固下,终于对前汉宗室下手了。这一年,刘秀下诏:“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单父侯。”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降赵王良为赵公,太原王章为齐公,鲁王兴为鲁公”,将前汉宗室那些封王的一一降为列侯或公爵,如长沙王刘兴降为临湘侯、真定王刘得降为真定侯,赵王刘良降为赵公、太原王刘章降为齐公。
此后,经过数年的“整顿”,前汉刘兴宗室再无王爵,最高只是列侯。想来也是,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是什么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是与前汉那些依旧身居高位的宗室而言,刘秀与皇族的关系早已是很疏远,是比远房亲戚更远房的亲戚,他与那些汉末宗室早已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试想刘秀怎可让他们去继续享受着他拿命换来的天下呢?要知道,他们富贵的时候,可没管过刘秀的死活,所以刘秀又怎可能让他们去享受他拼来的富贵呢?
当然,刘秀还算仁义,虽说降了他们的爵位,没有给予他们实权,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虚的爵位。但是,他还是给了他们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荣华富贵,基本上之后只要他们不惹事,只要安安心心的做他们的富贵侯爷、公爷、伯爷,然后混吃等死,就能安享晚年,富贵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