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为何三次迁都?

 三家分晋后,赵国便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如果不是因为长平之战,也许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还得再往后推移。

  赵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不是很好,因为他的北边是匈奴,南边是魏国,西边还跟秦国接壤,东边的邻居又是燕国跟齐国,可谓是四战之地。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赵国不是在打仗,那就是在准备打仗。

  对一个时刻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来说,都城要设置在哪里,无疑是重中之重。赵国一共拥有181年的历史,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邯郸之外,晋阳、中牟也曾经是赵国的都城。

  那么,究竟是因为哪些原因,这才让赵国先后拥有3个都城、迁都2次呢?

image.png

  一,定都晋阳的原因

  赵国最开始的都城,是在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之所以晋阳会成为赵国的第一个都城,那还得从晋国末年说起。

  晋国后期,国内局势被智、范、中行、魏、赵、韩这六卿所控制。当时赵氏的领导者是赵鞅,在他看来,赵氏要想在六卿纷争的局势下存活,就必须要拥有一座战略意义极为重要的大本营。

  这座大本营,不仅要进可攻退可守,地理位置也要好,也得有发达的农业。而这些,晋阳都十分符合。

image.png

  首先,晋阳西边是吕梁山脉,东边是太行山脉,南边是太岳山脉,晋阳正好处在这些山脉中间的太原盆地。

  有着这些山脉作为支撑,晋阳的安全性便能得到极大保证。而且晋阳所位于的太原盆地,土地肥沃,又有汾河经过,十分便于水利灌溉,因此将都城设置在晋阳,还能将这里打造成赵氏的粮食基地。

image.png

  其次,在当时,晋国内部的六卿纷争早已是十分混乱,赵鞅知道六卿之间早晚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地理位置上看,赵氏的势力范围在晋国北边,其他五个势力位于晋国的南边。

  与其南下,去跟另外五家争个头破血流,倒不如北上,去欺负北方那些异族。至少跟魏氏、智氏这些晋国势力相比,北方的那些异族就显得好欺负多了。

  另外,赵氏一直想要灭掉位于现在山西大同一带的代国。灭掉代国,赵氏的实力将大大提高,也能获得更为广阔的战略纵深。将都城定在靠近代国的晋阳,显然对灭掉代国,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这3个原因的影响下,这便让赵氏,将自己的第一个都城,建立在了晋阳。

image.png

  二,公元前425年,为何从晋阳迁都中牟?

  中牟位于现在的河南郑州,距离晋阳有四百多公里,这对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来说,可不是一个短距离。

  当时间进入到公元前425年,原本的晋国六卿就只剩下赵、魏、韩三家,并且偌大的晋国也几乎被这三家瓜分完毕。但此时赵国的地理位置,不禁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他占据晋国北部,晋国的中部和南部被魏国、和韩国所控制,这也就导致,赵国被阻挡在了中原之外。

  这个时候的赵国,要想进入中原,就需要经过魏国的地盘。在古代,中原地区一向被视为天下的中心,不然也不会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再加上周天子也在中原地区,因此在当时人们都认为,只有控制了中原,才能真正地被称作大国。

image.png

  出于逐鹿中原,扩大自身势力的打算,赵国于是便在公元前425年,将都城迁到了中牟。当然了,除此之外,迁都中牟,也有防御魏国和中山国的打算。

  虽说这个时候的赵国还没有实逐鹿中原,但他也不能让魏国的势力,进入到他的大本营里。因此定都中牟,就可以将主要的军事力量集结在赵魏边境,阻止魏国的北上。

  另外在当时,赵国的旁边还有中山国的存在。中山国位于赵国北边,虽说晋阳的西面、东面、南面都有山脉的保护,但北面没有啊,如果中山国南下,那就是平原地带,直接就能抵达晋阳北面,所以还是迁都的好。

  为了准备逐鹿中原、阻止魏国北上、防止中山国南下,赵国这才迁都中牟。

image.png

  三,公元前386年,又为何迁都邯郸?

  随着时间的变化,战国的局势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这个时候魏国的势力范围,已经将中牟三面包围,万一哪天魏国决定进攻赵国,那国都中牟就会陷入被动的地步。

  而且这个时候的赵国,势力范围主要是在漳水以北,但中牟却位于漳水以南,这对赵国的发号施令,是不方便的。

image.png

  而邯郸,位于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上,又处于古黄河的南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这里建都,物资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而且赵国的心腹大患已经被灭,建都邯郸也没有后顾之忧。另外这一时期的赵国国君,是赵敬侯,他刚刚在中牟经历叛乱,中牟遭到破坏,并且中牟还留有不少反叛势力,为了自身安全和国家稳定,于是赵敬侯便做出了迁都邯郸的决定。

  至此,邯郸成为赵国最后一个国都,一直到公元前228年,王翦灭赵,赵幽缪王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