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和曹魏两国实力比较差距有多大?

image.png

  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去世后,蜀汉的军政权力就掌握在了李严和诸葛亮手中。这两人掌握蜀汉军政大权,也就相当于掌握了蜀汉的主要权力。225年,李严因为作奸犯科,行为过于张扬跋扈,甚至准备与诸葛亮分庭抗礼,因而被诸葛亮贬为庶民,此后再也没有被起用。因此,从225年到234年诸葛亮病逝,期间蜀汉的主要权力都集中在诸葛亮一人身上。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丞相功德盖世,这个词用得很大,陈寿也很少用这样的词,但用在这里的确不过分。许多后人认为,蜀汉之败在诸葛亮屡次北伐,耗尽了原本就不如曹魏的一点点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蜀汉之败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不能归因于任何一个个体,甚至也不能归因于蜀汉的统治集团。后一种看法更全面些,但他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实际上,诸葛亮治理之下的蜀汉,在国家权力要素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远远逊色于曹魏,可以说岂有不败之理。

image.png

  国家权力要素中最稳定的要素,就是地理。地理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空间位置,这个要素相对于蜀汉来说,可能是其得以存活几十年的最大因素。众所周知,蜀汉政权秦岭和秦岭以南,四川盆地,以及更南边的云贵高原一带。蜀汉在秦岭一线与曹魏接壤,而秦岭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屏障,曹魏的许多针对蜀汉的军事行动,都是因为秦岭这个天然屏障而宣告破产的。《三国志·曹真传》中记载说,曹真为了彰显大都督的权威,不顾大雨磅礴的天气,强行伐蜀,最后十万大军在秦岭里几乎被大水吞噬,不得已而回军,同时也成为他人笑柄。可见秦岭之于蜀汉政权存活有多么重要。263年,蜀汉亡国,但是曹魏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知道,当时邓艾几乎是用自杀式袭击,才成功到达成都脚下。因此,在国家权力要素的地理要素这一方面,虽然蜀汉还是比不上曹魏,但相对其它要素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一个了。

image.png

  国家权力要素的第二个重中之重,就是资源。这里的资源是广义的资源,既包括维持国民生计的粮食资源,也包括其它自然资源,例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林木资源,等等。东汉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不如今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时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储备。这一方面,几乎成为蜀汉从始至终的致命伤。《三国志·蜀志》中记载,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时,总共向前线运送粮草300万石,当时的军队人数大约为十万人,十万人吃300万石粮食,最多只能吃一个多月,因此,由于诸葛亮缺少粮食,所以他就不得不改变他的战略和战斗方案,他不得不寻求一个速战速决的机会,以便能够对曹魏大军形成一击致命的打击。然而,这谈何容易。曹真用兵虽然远远不如诸葛亮,但他会坚守不战,耗尽诸葛亮粮草,诸葛亮自然会退军。

image.png

  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在之后的北伐中,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就是为了储备军粮,希望一战成功。然而,当时曹魏已经起用了司马懿作为大都督,司马懿用兵虽然也不如诸葛亮,但比曹真要强不少,同时,司马懿也是老谋深算之辈,他的忍术人尽皆知,因此,坚守不战对于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所以,即便诸葛亮做了充分准备,最终还是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军。曹魏这边,在与蜀国酣战的那几年里,邓艾一直在江淮一带大兴屯田,为的就是不再为粮草发愁之后,能够一举南下,统一全国。事实证明,邓艾是有远见的。蜀国灭亡后,曹魏立即就能发动伐吴的战争,正是因为曹魏有着充足的军粮储备。

image.png

  国家权力要素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战备水平。战备水平是指一个国家军事方面的技术、军人战斗力以及军队的信心。在这方面,蜀汉其实做得非常好,然而由于兵力太少,所以即便如此,也终究无济于事。诸葛亮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除了第四次之外,其它四次每次率军人数都在十万人左右。注意,当时蜀汉全国只有大约94万人,作战部队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系统,而后勤保障系统是需要一个一个人搭建起来的。通常来说,当时的战争,一个作战人员需要四个后勤保障人员的支持,再除掉蜀汉的老弱病残,以及达不到作战年龄的孩子,蜀国基本是全民皆兵了。从军事技术方面来看,当时对战争的影响算不上很大,虽然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但也无法对战争的总体局面造成决定性影响。

image.png

  战备水平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军队战斗力和军队信心。这两方面,蜀汉做得也是不错的。《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因为用心平、劝诫明,深得蜀汉老百姓的信任,蜀汉的人心凝聚力还是很强的。作战中,蜀汉战士的战斗力,至少和曹魏是一个水平。因为诸葛亮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军队的士气和信心也是足够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率领的军队在斜谷遇到了数倍于自己的曹魏军队,但蜀汉士兵还是能够在将领的率领下,不至大败,基本能够做到边战边退,保存了大部分主力,就说明蜀汉军队作战的素质和战斗力,是相当优秀的。

image.png

  国家权力要素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外交。这一要素,古今中外都很重要,对于三国时期的蜀汉也是如此。当时蜀汉奉行的外交政策非常明确:联吴抗曹。刘备东征东吴失败后,诸葛亮立即着手修复和东吴的关系,确保自己的东方边境没有危险。如此,蜀汉才能以倾国之力北伐曹魏。基本是可以说,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外交政策是勉强成功的,但是算不上非常成功。因为虽然诸葛亮能通过自己强大的外交能力,确保东吴不进攻自己,但他也没有做到让东吴真正出兵,真正打击到曹魏。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虽然一直保持着这个政策,但因为曹魏实力太强,翻盘的机会越来越少,加上后继无人,所以这个外交政策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