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930年台湾雾社起义介绍 台湾高山族抗日大起义

台湾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指的是1930年10月27日,高山族分支赛德克族马赫坡社首领莫那·鲁道长子举行婚礼,由于一名日本巡查破坏了赛德克族的风俗,点燃赛德克族民众长久积蓄在胸的怒火,然后起义并失败。


雾社起义过程

1930年10月27日,赛德克族马赫坡社首领莫那·鲁道长子举行婚礼,由于一名日本巡查破坏了赛德克族的风俗,导致赛德克族民众长久积蓄在胸的抗日怒火爆发。

在莫那·鲁道的领导下,雾社赛德克族民众于10月27日发动起义,袭击了警察所,杀死警察,夺取枪械弹药。在整个起义过程中,杀死日本人134名。日本殖民统治者得知雾社起义消息后,立即从各地调来军队予以镇压。

日军对赛德克族同胞施放毒气,起义人员死伤较多。赛德克族同胞撤至山林,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日军展开游击战。日军死伤半数。

在这种形势下,日军改变对策,施展诱降手段,鼓动起义队伍的家属前去劝说。此招不灵,日军恼羞成怒,对不屈的山民发动了更加疯狂的进攻。日军动用大炮、催泪弹和毒气弹,致使起义民众大部死亡,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起义失败。


雾社起义战果

雾社赛德克族同胞总人口不过2100人。在这次起义中900余人战死或自杀。1931年,殖民当局利用赛德克族内部的分裂,用借刀杀人方式,挑起赛德克族内部仇杀,制造了第二次雾社事件。

台湾同胞的武装抗日斗争虽然遭到日本统治当局的镇压,武装斗争一度平息下来。但是,沉寂了几年的台湾同胞又重整战旗,开始了与以往不同形式的民族抵抗运动。

这场抵抗运动以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为主体,以唤起民族觉醒为目的,争取台湾的解放为己任。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大多出生在台湾,如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连横、赖和、杨逵等人。这场民族抵抗运动与前期的武装斗争构成了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洪流。


雾社起义的评价

“雾社起义”是反抗日本殖民当局残酷统治和压榨政策的一次大爆发。雾社参加起义的诸部落只有千余人,却敢于起来反抗殖民当局。

面对凶恶的殖民者,宁可战死也不投降。这充分说明了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台湾民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不屈不挠精神。日本当局为了尽快地镇压起义,不惜动用包括毒气弹在内的武器对付只有非常简陋武器的起义民众,更加显示出日本在台湾统治的残暴。

“雾社起义”对殖民当局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当局使用毒气的行径,遭到岛内岛外的同声谴责。台湾农民组合、民众党都发表声明、传单谴责使用毒气是非人道的行为;上海反帝大同盟发表宣言支持雾社人民的起义。当时的总督石冢英藏和台中州知事引咎辞职。

“雾社起义”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台湾人民抗日史上光辉的一页!

至今,雾社已重建为“大同村”(原赛德克族谢塔喀群已被灭绝),成为台湾全省重要文史遗迹之一,村中多有纪念建筑供人访古凭吊。

在雾社入口公路左边斜坡有一座“观樱台”,是春天赏樱之极佳眺望点。“观樱台”畔竖起一座高大石坊,名为“褒义坊”,额题“碧血英风”,坊柱刻对联两副,其一日:

抗暴歼敌九百人壮烈捐生长埋碧血

褒忠愍难亿万世英灵如在永励黄魂

“褒义坊”后建一座巨大的“雾社起义殉难纪念碑”,即400位烈士埋骨之所。纪念碑四周遍植松、杉和樱树,已郁然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