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之治是否夸大其词 咸平之治有何不足之处

北宋
北宋
  咸平之治发生于宋真宗赵恒统治的咸平年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让北宋出现了相对太平的治世,得到世人赞颂。但也有认为咸平之治存在不足之处,这些对北宋日后影响深远,咸平之治不过是夸大其词?
  咸平之治是否夸大其词
  有点夸大的意思,要知道北宋皇帝前几代都是还可以的军队力量强比如和辽,西夏的战争都是互有胜负所以百姓生活质量还算不错,到真宗这只能说比较算是有正事的,能分得清好人坏人成绩被夸大了一点。
  他任用贤臣打理朝政,大力推动科技发展,减免赋税推动占城稻使得粮食丰收等等好多明君干的事,为什么说有点夸大呢首先是他确实是很厉害的治国的明君给当时的宋朝老百姓带来很多福音,可人无完人生活条件好了难免贪生怕死,所以有了澶渊之盟割地赔款。
  赵恒说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们都要好好读书啊,读书才能做官光宗耀祖啊!经济文化是繁荣了,其实这加快了北宋灭亡的脚步。
  咸平之治,发展了经济文化,奠定了北宋经济文化格局的一个转折点,事实上是给自己跨了个坑。
  咸平之治有何不足之处
  咸平之治是在吸取了五代更迭迅速的教训的基础上,对新政权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不仅成功地避免了短命王朝的命运,而且在军事、 政治和经济等诸方面开创了历史新局面。不过咸平之治的主要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当时宋朝出现的具体问题上,但到真宗朝后期,并未适应时代变化对宋朝初期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谨守成宪 , 不思更革”,反而导致在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已经显现的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北宋王朝日渐衰败的主要原因。
  政治
  权力过分集中,结果只中央有权而地方无权,皇帝有劝而百官无权,这便严重地影响了地方和官员的积极性,使“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 ”出现了大量的新机构和新官员,形成了机构重叠、系统紊乱、名实不符的官制结构,结果遇事推诿,行政效率低,严重影响国家机器有效运转。
  痴迷道教,东封西祀。黄老思想强调清静无为,少思寡欲,反映到政治上表现为墨守成规,因循持重,反对生事,力求“苛守祖宗成法”。因而当面对内政不肃、社会矛盾激化、外敌扰边的严重局面时,黄老思想只能是统治者作为逃避现实,不思革新的借口。起掩盖统治者因循苟且行为的作用。北宋社会也因此产生一种颓废的社会风气:“士君子务以恭谨静慎为贤”,“人人因循,不复奋励”。
  而宋真宗东封西祀的直接后果是使北宋付出了国库耗费过半的沉重代价,将北宋建国以来,太祖、太宗以及真宗前期十多年来的积蓄消耗殆尽,遂至“海内虚竭”。
  军事
  为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实行“更戍法”,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失灵,战斗力越来越弱的后果。尤其是养兵之策带来的后患更为明显,将大批饥民拉入军队,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还造成了冗兵冗费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