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农业怎么样

西夏在立国之前,党项羌族居住于夏、银、绥、宥等地区,这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再加上频繁的战争,使田地荒芜。因此,党项羌族基本上依靠饲养家禽和游牧采集、狩猎为生。虽有部分党项人学会了农耕,但农业发展缓慢。到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祖孙三代时,西夏拥有了南望祁连山,北临大漠的河西走廊和土地肥沃的宁夏平原。

西夏的农业怎么样_历史西夏的农业发展情况

河西走廊一带的绿洲地区自古就是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农业文明发达,甘、凉、肃、沙等州在汉唐时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明珠般窗口,唐朝诗人曾有“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的诗句描述当地的丰饶。而西夏的国都所在的宁夏平原的灵、兴等州在黄河水的灌溉润泽下,唐朝时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鸣”的美誉。

汉唐以来修了“秦家”“汉源”“唐来”“七级”“特进”等渠,促进了当地农业文明的发展,在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下,西夏的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李元昊深知“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恒,藉水之利”的道理,在原有的水利设施基础上,西夏时又修筑了自今青铜峡至今平罗德新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昊王渠”或“李王渠”,沟渠的遗迹至今仍能看出。

“昊王渠”等渠道的修筑,使首都兴庆府周围成为西夏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兴、灵一带成为“国人赖以生者,河南膏腴之地”,这也是西夏国境虽小,却能富强的经济原因,这里所产的粮食除供西夏国内宫廷、驻军和当地居,民食用外,还用于支持西夏其他地区。

西夏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中有“农田司”管理农业,同时也注重利用前人开发的水利设施,还制定了适宜于本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制度,有合理的劳役、用料制度,有严密的灌溉制度,有严厉而合理的法律保障。

西夏的农业生产品种主要有麦、大麦、荞麦、青稞、糜粟、稻、豌豆、黑豆、小豆、红豆等,以稻、麦为主。蔬菜有芥菜、香菜、蔓菁、萝卜、茄子、胡萝卜、葱蒜、韭菜等。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农具的使用是农业发展的标志之一。西夏境内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与宋朝境内汉族农民所使用的基本一致,西夏也已普遍使用牛耕。西夏农业中所使用的农具有犁、耙、锹、耧、镰刀、碾等,西夏的农业发展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