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服饰文化历史介绍 商朝的贵族们穿的是什么衣服

商朝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商朝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中国服饰历史)

商代的服装形式,主要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多在膝盖上下,不分尊卑,全部都制成上下两截.西周以前,也采上衣下裳制,那时的服装,不分男女,一律做成上下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两种,一种齐腰,一种至膝盖,襦为一般人平时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称裳.衣後的裤 褶,襦裙等都是这种服装的遗制.民间女子所穿服装,大体上与男装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围裙,长不过膝,这种围裙被称为襜.周代的服饰大致沿袭商制而略有变化,总的来看,比商代宽松,长度大多过膝,衣袖有大小二式,衣领样式通常裁作Y型,腰间用丝带系束。


 

商周贵族服饰

商朝服饰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据研究表明,商代高级权贵的服饰通常是上身穿短衣,交领右衽,衣长及臀,袖长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带褶短裙,腰间束有宽带,裹腿;脚上穿翘尖鞋。贵族妇女则上身穿长及足踝的大衣,交领,长袖,腰间束宽带和蔽膝,蔽膝呈上窄下宽状,脚上穿履,头戴圆箍形冠卷。但是商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当时民风淳朴,总的来说,商朝服饰还是以朴素为主。即便是贵族男女,在穿着上也是比较节俭的。

商朝服饰的颜色差异也是极为明显的,这是由于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 质料

殷人的衣服,表现在甲骨文中的,有衣,裘,巾,做衣服的材料,有帛和丝.这可以证明殷人以在穿绸料的衣服和皮袍,这自然是高贵的服装.至於一般民众穿什麼质料的衣服,虽然没有明文可据,但必然是葛布或褐,也就是毛布,则是可以推之的。

首服

商代男子以梳辫为主。这个时期男子发辫式样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条辫子,然后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也有将头发编成辫子,盘梳于顶的。除辫发外,当时男子还以冠、巾为尚,当时流行的扎发式样就是将头巾卷成长条,绕额一周,再束在头上,犹如头箍一样,在冬季为了防寒还是会戴厚实的皮帽子。

商代妇女的发式与男子大体相似,其辫发式样,大多卷曲垂肩。头上也套有帽箍式的冠巾。有的妇女梳顶心髻,上面横贯一枝骨簪,有的则在头顶两旁斜插两枝顶端带小鸟形的玉簪。大姑娘则梳辫子,小孩子梳两个小丫角。

配饰

商朝服饰中男女贵族身上还有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动物形象,最常见的是一种玉鱼。

商朝贵族鞋履

这个时期的鞋履,大多以葛,麻为布面,皮,麻为底,也有用木底的.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服饰。

商代的冠饰

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 。

商代服饰

在我国的服饰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服饰图案据最初考察表明,有文字记载的是商代。那时,奴隶主身着的是带有雷龟纹的服装。图案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服装的领口、袖口、前襟、下摆、裤角等边缘处及腰带上;表现形式主要是规则的回龟纹、菱形纹、云雷纹,而且是以二方连续构图形式来表现的。这表明,那时我国的原始先民不但设计制作了带有图案的较合体的服装,而且也能够运用设计技巧在服饰上进行装饰表现。

至今,这种二方连续构图形式仍普遍地运用于服饰图案设计中,同时,在其他造型设计中也不为罕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服饰品的装饰图案来看,主要是从对于动物形状的愉悦感中得到启发的,但主观色彩并不浓,是一种自然物象的再现。图案在服饰的表现上,主要以云雷纹、回龟纹、几何纹为主。纹样的运用比在青铜器上的运用要巧得多。奴隶社会的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是作为底纹出现的,主纹是以兽面纹为主的,而在服装上的云雷纹则是以主纹出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纹样的追求表现出了主观意识,这种意识也就是图腾的萌芽意识。当时,人们把一些动物作为图腾崇拜物(如鸟、鱼、虎等),其纹样首先在人们所用的器物(酒具、餐具、生活用品)上表现出来,但很快就反映在服饰上。在商代、男女所用的各种玉饰、帽饰、牙笄等也有这种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