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通过战争领略到了西方列强洋枪洋炮的武力,从而想要照搬西方的器物以达到自救。“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打出的两道旗帜,这也是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的目的。之所以提出“自强”是用以应对西方的侵略,“求富”则是因为在“自强”的旗帜下,洋务派在展开军工创建活动中缺乏资金、原料等,所以为了能够获得这些所需,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求富”以解决自身需求。除却“自强”和“求富”旗帜下的一系列自救活动的展开之外,还有国内农民运动的威胁。
洋务运动的目的除了自强和求富之外,还有维护统治。在19世纪60、70年代,广大农民对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很是失望,先进的爱国人士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来自强,同时农民起义也在国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平天国运动,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在那一时期几乎占据了中国的少半步江山,这更是让强政府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所以洋务运动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统治,剿灭太平天国运动, 镇压国内的一系列农民起义。
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介绍
洋务运动在开展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那就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在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制,是具有前瞻意义的。
京师同文馆图片
关于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起点是在1862年的时候,有恭亲王首先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一创举是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开端,之后的新式学堂的开办更是有了具体的划分。具体来说,京师同文馆是用来教学生外国语的,当然在之后又增设了算学馆,上海方言馆等,成为了一所综合性质的学堂。
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关于军事方面的有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等,其培养的人才也大多输送于李鸿章创建的三支水师。技术学堂则有上海机械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等等。当然除了在国内培养人才之外,还会将其中的优秀学子派遣出国,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全方位人才,同时也会翻译西方的优秀著作,作为教育新式人才的教材。
洋务运动兴办的血糖,与传统意义上的官学相比较,培养出来的是具有新思想的新新人才,其中包括翻译类、军事类、技术类等等,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西学,具体包括西文、西艺等,课堂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不分年龄大小的集体教学,而是采取了新式教育的学龄制。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所学的知识的深度进行班级的划分,展开小规模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