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是怎么死的?王凌向司马懿要棺材钉是什么意思?


  人物简介:王凌(172年—251年),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

  李傕、郭汜杀害王允后,他逃归乡里。后来举孝廉,为发干长,迁中山太守。后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以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

  正始初年,为征东将军,正始二年(241年)与孙礼于芍破力战,败吴将全琮,以功进封南乡侯。后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年)代蒋济为太尉。后与其甥令孤愚谋废曹芳,事泄,服毒自尽。时年79岁。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在三国之时是个热词,因为很多人都想实行或者已经实行。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想杀掉十常侍反而被杀。何进所招来京城的董卓,先是控制了所有在京的军队,进而控制了皇帝和百官,然后就是代替天子发号施令。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后,王允控制了皇帝把持了朝政,虽然时间很短,那权利也是比皇帝还要大。董卓死后,部将想得到赦免,王允没有同意,将军李傕等人打算四散逃归乡里。贾诩说,离开军队一个人逃跑,一个亭长就可以将你捉起来。不如大家集合军队进攻长安,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事成了,就“以国家的名义征讨四方”,不成再逃跑不迟。这是雏形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汉献帝东归,袁绍的谋士沮授提出,应该将汉献帝接来,“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这应该是最早最为完整的说法。不过,袁绍并没有实行,而是等到曹操将皇帝接到手中,他马上就后悔了。曹操的治中从事毛玠也建议曹操,“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至于他和沮授两人谁说的在先,也就无需较真儿啦,只知道长时间真正实行这一政策的就是曹操。

  魏国末年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当然,皇帝换做是曹操的后人,而“挟天子以令不臣”的也换成是司马氏了。对于这件事,民间有句话叫做“白逼宫,红逼宫,照着葫芦画个瓢”,说的就是你曹家当年怎样对待汉家的,司马家也照着样子对待你曹家。

  曹魏末期有一个人也想做这件事,这个人就是王允的侄子王凌,叔侄俩都想演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戏。只不过,王允这个葫芦不太周正,王凌这个瓢也没有画好。王凌的起兵,被称之为“淮南第一叛”,只不过失败过于快速,颇有点儿胎死腹中的意味。失败后,王凌在被司马懿“押解”回京途中,曾经试探司马懿,向他索要棺材钉,司马懿给了他,王凌于是自杀。那么,王凌要棺材钉是什么意思,得到了又为什么要自杀呢?

  王凌的叔父是王允,李傕、郭汜等人攻进长安,杀死王允,同时还诛灭了他全家。王凌和他的哥哥王晨,当时都还年轻,翻越城墙脱险,四处逃亡后回到家乡。后来他被举荐为孝廉,出任发干县县长,逐渐升到中山郡太守,所到之处都有政绩,曹操任命他为自己丞相府的属员。

  魏文帝曹丕即位,任命王凌为散骑常侍,又出任兖州刺史,和张辽等人一起到广陵讨伐孙权。到达长江后,夜里突然狂风大作,孙吴大将吕范等人的船只被吹到了北岸。王凌和众将官主动出击,因功被封为宜城亭侯,加授建武将军官职,转任青州刺史。太和二年(公元228),王凌随从曹休征伐吴国,在夹石与敌军遭遇,曹休军队失利,他拼死力战突出重围,使曹休免遭歼灭。王凌又先后转任扬州、豫州刺史,都能得到当地军民的拥护。正始初年,王凌任征东将军,持有节杖,指挥扬州各路军队。正始二年(24 1),孙吴大将全琮带领数万人马进攻芍陂。王凌率诸军迎战,与敌人争夺芍陂的水面,连日奋战,敌人终于退走,王凌因功晋封南乡侯,后升任车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


 

  当时,王凌的外甥令狐愚才能出众,正担任兖州刺史,驻扎在平阿县。他们甥舅俩都统领兵马,承担淮南边境要地重任。王凌又就地升任司空。司马懿杀死曹爽后,为了笼络王凌,即提升他为太尉,还授予节杖、斧钺。王凌、令狐愚秘密商议,认为继承帝位的齐王曹芳不适宜再当皇帝,而楚王曹彪年纪较大又有才能,想另立曹彪为皇帝,建都在许昌。曹彪的封地在白马县,而这儿又是令狐愚的管辖范围。嘉平元年(249年)九月,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到白马县,探望曹彪并建立联系。王凌又派心腹侍从劳精到洛阳,对儿子王广述说他们的打算。王广说:“废黜和拥立皇帝是一件大事,切勿成为祸事的带头人。”这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张式去看曹彪,可还没有等到张式回来,令狐愚却病死了。嘉平三年(251年)春天,孙吴出动大军堵塞涂水。王凌以教训吴国为名,上奏朝廷请求发兵,实际是借此机会调动扬州军队发动政变。司马懿因事先早已得到王凌的行动计划,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不同意。王凌加紧策划,派部将杨弘把他的打算告诉兖州刺史黄华,而黄华、杨弘却连名把此事报告给太傅司马懿。

  司马懿立即出动京城驻军由水路前往讨伐王凌,先下达赦免令,赦免王凌的罪行,又带着王凌的儿子尚书王广一起出发,让王广写信劝告父亲投降。大军突然到达百尺堰,直逼扬州治所寿春。王凌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只身乘船来迎接司马懿。王凌先派下属王彧前去认罪,并上交印绶、节杖、斧钺。司马懿大军进驻丘头,王凌赤裸上身让人把自己双手反绑站在河岸边。见到王凌后,司马懿派人解开王凌的绳索,让他穿上衣服,又还给王凌印绶、节杖、斧钺,派遣六百人“护送”王凌回京城。走到项县,王凌饮毒自杀。司马懿继续前进到扬州的治所寿春,张式等人自首。司马懿深入追究这一事件,曹彪被赐死,凡与此事有关的人都诛灭三族。司马懿并没有停止追杀的脚步,他让人引经据典,将王凌、令狐愚的坟墓挖开,劈开棺材,在邻近街市暴尸三天。又把他们的印绶、官服一起烧掉,然后把裸露的尸体直接丢进墓坑草草掩埋。

  还是在嘉平二年(公元250)时,火星出现并停留在二十八宿中斗宿的位置上,王凌说:“斗宿中有星,预示要出现一位突然显贵的人物。这件事导致了王凌决心发动政变。一般认为,王凌所指这个“突然显贵的人物”是曹彪,因为他认为曹彪“年长而有才”,扶持他当皇帝,可以“兴曹氏”。其实往深里探究,这只是王凌的一种借口,真正想“突然显贵”的是他自己。皇帝的继位,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并不是你想立谁就是谁!有一种情况,皇帝已经完全被某个大臣所控制,这时候皇帝的废立大权也的确是掌握在这个执政大臣手中。但王凌不是这个人,他想另立皇帝,首先要把这个军政大权先拿过来,否则,任何的行动举措都是“谋逆”。作为那个时代的人,一个普通士民也懂得这个道理,何况王凌是一个世代官宦的高官。所以说,王凌所要的并不是“兴曹氏”,他要的是代替天子发号施令的权力。这个权利眼下在司马懿手中,他要的就是取代司马懿。只可惜,他没有司马懿那般“累世之功”,也没有司马懿那般老谋深算,更没有司马懿那样的两个儿子。所以,王凌的图谋注定是要失败的。

  王凌认罪,司马懿也已经赦免了他,王凌为什么还要自杀呢?本来,司马懿将官印、仪仗交还给王凌,王凌也是认为得到赦免,再加上过去和司马懿有交情,于是乘小船想面见司马懿。但司马懿派人挡住了他,两船停在淮河中,相隔十多丈见面。这时候王凌有点儿明白了,司马懿还是将他当敌人看待!王凌对司马懿说:“您只要用一封短信召见我,我岂敢不到?何必要用军队前来呢?”司马懿说:“这是因为你不是用短信可以征召的。”在回京途中走到项县,王凌仍然心存幻想,试探着索要棺材钉,以便观察司马懿的心思。棺材是人死后才用到的,也就是说,王凌是在问司马懿,你会要我死吗?司马懿让人给了他棺材钉,也是在变相回答:你必须死。

  说起来,这个王凌也是迂腐的可以,在老虎口里割肉还想毫发无伤,真是可笑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