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老年生活报》2013年4月12日第8版,作者:华商,原题:《领导人国外演讲有“门道”》。
领导人出访演讲常去三个地方:名校、国会、欢迎宴。在中国领导人的外事出访过程中,演讲往往是传递信息、表达态度的重要手段,更是增进交流、促进友好的绝佳方式,也是领导人展现个人形象的舞台。而真正懂得其中“门道”的人,更是将其视为观察中国政治的绝佳窗口。 毛泽东莫大赞青年 胡锦涛耶鲁忆母校 在中国领导人正式出访的行程中,大学演讲是很重要的一环,开启这个先例的人是毛泽东。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第二次访苏期间,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一段寒暄之后,毛泽东摁灭了香烟,站起来走到台前,向在场的青年说道:“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此后数十年,中国领导人在各国著名大学做演讲愈发常见。2006年4月,胡锦涛访美时在耶鲁大学做演讲,开篇就和大家分享40年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并深情地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几十年,我真希望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邓小平访美受超规格接待 国会为他开两次座谈会 1979年1月28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仅仅27天之后,邓小平就以副总理的身份踏上美利坚国土。而美国方面对于他的到来更是极其重视,除了没有按照国家元首规格鸣放礼炮外,一切接待都是按国家元首级标准进行的。 在公开演说方面,通常一个国家领导人到访美国国会一般只演讲一次,而这一次,美方则在国会参、众两院各准备一次座谈会。 后来在参议院举行的午餐会上,美国各地100名参议员中有近90名参加,邓小平的号召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