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中早已推翻了固有的定论,认为《水浒传》实则为施耐庵与罗中共同创作而成,全书前七十回章节为施耐庵所著,后三十回章节为罗中所补写,也有说是罗贯中对施耐庵已完成的小说文本进行了整理与编辑。
目前上述说法在学界是较为有影响力的,因为结合《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行文风格与写作特点后,有异曲同工之妙。
施耐庵纪念馆
施耐庵的后代子嗣并非坊间流传的那般皆为哑巴,家道中落,反而是世代兴旺,香火传承,直至施耐庵十二代世孙施尊邦为光耀门楣,特在白驹镇将其祖上施耐庵的故居修建成为施氏宗祠。
施耐庵纪念馆
施氏宗祠自乾隆四十三修建而成,之后几经修葺,扩建至前后三进,旁边另有偏殿作为礼堂,从大门而入,第一进为门厅,里面设有茶座;第二进为书坊,时常会有说书在此讲演《水浒》章节;第三进为福荫堂,里面供奉施氏一族的牌位,自祖上施耐庵以及后世子孙的历代牌位皆在此处,施氏后人每逢春秋二季便来此祭拜。
抗日战争期间,施氏宗祠不幸毁于战火,直至九十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及江苏省乡镇人民政府多方筹资,并由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绘制施氏宗祠复原图,著名古建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一同主持设计,终于在2009年建工完成,成立施耐庵纪念馆。
施耐庵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缅怀一代小说家、传承水浒文化的纪念馆,同时也是保存施氏宗祠文物史料的历史博物馆,该纪念馆一共分为五个展厅,其中所展出的文献资料与文物古迹皆以施耐庵生前相关事迹为主,纪念馆工作人员经历长期的收集与整理,才得以使流落民间或掩埋地下的文物史料展现在世人眼前。纪念馆的展览方式采用与历史对话的形式,另参观者深入其中,深刻感知施耐庵的人物背景与丰富的水浒文化。施耐庵纪念馆已成为江苏重要的文化基地与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