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与张居正都变法 二者有何相同之处吗

商鞅张居正

商鞅和张居正都是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发起了商鞅变法,而张居正辅佐了明神宗推行了万历新政。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代秦孝公时期,张居正变法发生在明代万历明神宗时期。

商鞅画像

商鞅画像

这两次改革在历史上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为秦代的经济、社会、军事等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最终商鞅变法得以成功。张居正变法也加强了明朝的中央集权,但是未能从根本上促使明朝经济的发展,所以张居正变法失败了。

分析商鞅和张居正变法,他们在一些方面也有共同点。比如:张居正和商鞅都有一颗变法的决心,他们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也未轻言放弃;第二点就是,俩人的变法都旨在发展本国的经济,都从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入手,是一场系统的变法运动。那为什么商鞅变法最后得以成功,而张居正变法最后失败了呢?究其原因,俩人变法的触动点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商鞅先是通过说服上层统治阶层和贵族阶层,让他们看到变法的好处,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所以变法的阻力减少了,变法就能顺利实行。而张居正变法,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他触动了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所以引来了很多反对派的反对。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改革便被终止。商鞅变法站在整个社会的转型期,而且他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认可,所以在商鞅去世之后,变法还在进行中。

张居正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在万历新政实行时候,颁布的一条税收政策。当时旨在改善明朝的财政以及积贫积弱的国情。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张居正作品欣赏

张居正作品欣赏

明朝经历隆庆和嘉靖之后,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日比不上一日,财政入不敷出。这让身为宰相的张居正很苦恼,他决定从税收入手,增加明朝的财政收入。于是便在税收方面,实行一条鞭法。所谓一条鞭法,它的大致内容就是,农民在交税赋的时候,把人力和物力转化为财力,意思就是说,百姓在交税赋的时候,一律兑换成货币,这样一样,也便于税收部门的好管理。

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因为赋税不仅是粮食和人力了,转化为货币之后,家里多出的人丁可以进行商业活动来赚取钱财,这样一来也能交出赋税。除此之外,张居正在推行一条鞭法的时候,里面涉及了摊丁入亩的算法,就是按人头算分赋税,这样一面减缓了百姓在税收方面的压力,缓解了百姓和土地的矛盾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却也加剧了地主阶级在土地上的收并,导致明朝后期百姓和土地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刚开始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比如冯保以及海瑞,一条鞭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次勇敢的创新,税收统一换成货币后,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且也简化了办理手续,甚至减少了一些官员在税收中的偷税行为。

张居正考成法

考成法是张居正在万历元年颁布的一条官员成绩考察条例。这也是张居正在政治上的改革措施之一。

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故居

当时明朝政府出于积贫积弱的状态,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很少,但是花费的地方却很多。这引来了张居正的深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明朝廷养的人太多了。百姓们如果交不上赋税,一个办法就是可以充当人力,这样一算,朝廷就会损失很多的税收,除此之外,还要拨取更多的财政来养活士兵。第二个则是,明朝的官员很多,很多官员都是闲置的,明朝廷每年还要给他们俸禄,而这笔费用加起来也相当的客观。第三点就是,较万历新政之前,明朝也有对官员政绩的考核制度,但是由于统治者的不重视,以及施行力度很小,导致官员的考核制度并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只是个形式而已。对此情况,张居正便开始了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