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骂死王朗
诸葛亮在公元228年,第一次率领蜀军北伐魏国时,遭遇到了魏国的军队。蜀军出岐山,至长安,与魏军在渭河对峙。魏军都督曹真,以及随军将领郭淮、王朗列在阵前。诸葛亮率领蜀军摆开阵式,见敌军中有经学家王朗,便知道对方可能要对自己展开心理攻势。
诸葛亮像
果不其然,王朗自负满腹经纶,又以七十余岁高龄的见识,想游说诸葛亮,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企图。王朗纵马向前,和诸葛亮攀谈起来。王朗夸赞曹魏数位帝王的文治武功,又与汉末的朝纲混乱、奸臣当道做对比,劝诱诸葛亮“弃暗投明”,放弃战争。然而,王朗的生平事迹却深深印在诸葛亮脑海中,受到了他最为猛烈的反驳。
诸葛亮在听完王朗的谬论之后,仰天冷笑。诸葛亮揭露了王朗在乱世之时,作为大汉王朝的臣子,放弃道义,放弃尊严,投奔在曹操麾下,成为密谋“携天子以令诸侯”的首犯。诸葛亮还揭露出,王朗助纣为虐,帮助曹操后人篡夺皇位,毁灭汉朝江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实为天下第一奸臣。最终,诸葛亮又以一句极有分量的话收尾:“王朗,作为汉王朝的子民,你有何颜面,去黄泉路上见大汉二十四帝的亡灵!”振聋发聩的谴责过后,王朗被诸葛亮揭开丑事,气急败坏,坠马而亡。
有史学家称,诸葛亮对王朗的有力反驳,其实就是他对曹魏政权的战争缴文。王朗作为一位有名的经学家,却不顾道义,助纣为虐,最终成为历史的笑柄,值得我们后人反思。
华歆与王朗
在三国时期,华歆和王朗都效力于魏国。同时,两人都被重用,是魏国的重臣。两人和钟繇称为曹魏三公,是魏国当时的最高的官位。很多事情,都要与曹魏三公商量,权利只在一人之下。
王朗与华歆画像
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关于华歆和王朗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华歆与王朗一同在一条船上避难,有一个人想要达乘他们的这只船,华歆当时觉得很为难,有自己的考虑,而王朗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后来,有盗贼追来,王朗就想要甩了搭船的这个人,自己逃命。然而,华歆却不同意,他认为帮人就要帮到底,怎么能已有困难就把人推开,言而无信。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搭船的人一起甩开盗贼。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与王朗两人的不同。王朗是一个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很乐于助人的人,但是一旦有了危险,王朗就不会再顾及到他人,只顾着自己。然而,华歆是一个不会轻易答应别人请求的人,首先会考虑到自己会遇到的麻烦,但是一旦自己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会做到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即使自己都难以自保,他还是会帮助别人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