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
?杜甫早年不得志,客居长安十年却不得器重,晚年的杜甫更是贫寒凄苦,不仅身处战乱不得志,且家困不已,其幼子也因此饿死。故杜甫晚年的生活经历丰富,也致使他的诗歌成就达到顶峰。
杜甫雕像
在杜甫四五十岁的时候,逢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混乱不已,百姓民不聊生,杜甫被困长安,此期间写下不少诗歌描述当时败军不断的事迹以此表述杜甫自己欲助不能的心境。后得以逃困而出当了左拾遗,但因其直谏而被贬。
杜甫在被贬途中得以回乡探亲,途中所见百姓死伤于战乱,统治者加倍的剥削,甚感心寒遂作下“三吏三别”。于是杜甫对朝廷甚是失望,辞官而去,与家人在成都之地建草屋而居,算是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依旧屋破家贫困苦。这期间杜甫写下不少感时伤怀的诗歌以此来描述自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后逢叛乱,杜甫不得已流浪避战乱,于是生活变得更加艰苦,虽一直有友人支助,但是杜甫向来不愿受他人施舍,遂杜甫所生疾病愈加的重。在杜甫五十二岁时,在梓州听闻朝廷官员顺利收复河南河北,杜甫十分开心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这杜甫晚年这是一首最欢乐的诗歌了。
随着杜甫病情的加重,居无定所,在其生前几乎是在船上度过的,逝世前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为《风疾舟中扶枕书怀》,杜甫一生都在为朝廷担忧,最后在船上病逝。
杜甫的成就
?杜甫为唐朝诗人,为汉乐府诗体的开创者,是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多以古体和律诗著作,风格多样但其诗风沉郁顿挫,多有忧国忧民的感伤,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甫画像
杜甫真正成名是在宋朝之后,之后“沉郁顿挫”便成为杜甫诗风的评判字句,其中所表明的是杜诗所描写的思想内容均博大深刻,感情很是饱满,还有杜诗都是以完整的意境,精炼的字句和顿挫变化的节奏将其中情感表现出来,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诗中的一草一木之中,亦见其性情之厚。
杜诗不仅沉郁顿挫,还有变化不断的风格,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想必这和杜甫所描绘的内容各异有关系,他晚年生活经历“安史之乱”得以见识到各种情形,大大增加他生活阅历,因此他创作的题材除了游历、山河、风俗、家人友人还有更多忧国忧民的创作、战争。政治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在不同的创作背景下,杜甫所作的诗歌均用不同风格展现其中情感。
杜甫在创作方面十分写实,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将盛唐转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面貌用诗歌将其全程展现在众人面前,同时塑造了多个有性格有感情且丰满的诗歌人物形象,让大家更好的认识杜甫。杜甫十分擅长描写事物细节,往往这样更能震慑人心,这样细微的写实技巧正是杜甫的又一个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