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是个怎样的人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公冶长家境贫穷,个人非常勤俭节约,又十分喜爱读书,知识渊博,才能和德行都同时具备,是孔子眼中具备仁德的重要代表。
公冶长画像
在《论语》第五篇中有提到公冶长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他现在被关在牢中,但这不是他的过错呀。”这篇文章中孔子对公冶长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虽然公冶长在牢狱中但是孔子并不认为公冶长有过错,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公冶长应该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且孔子对于“仁德”方面的要求非常得高,由此可以看出公冶长至少已经具备孔子眼中的仁德了,这也是孔子一直在向学生们强调的事情。
另外,除了具有高尚的仁德,传说中公冶长还具备能听懂鸟语的功能。公冶长通过对鸟儿的对话,为许多人解决了困难,比如为一位老婆婆找到了自己的儿子,还为鲁国的国君通报了齐军进犯的消息。虽然他的奇特功能为他带去了很多的麻烦,但是他还是愿意为别人解决困难,由此可以见得公冶长宽厚仁爱的品德。
公冶长一生致力于治学,鲁国的国君多次请他去做大夫,他都选择了拒绝,而是继承了孔子的志向,教学育人,成为了著名的文士。从这也可以看出,公冶长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志向。
公冶长读音
?公冶长,读作gōng yě cháng,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孔子的女婿,在七十二个贤人的中排名第二十位。公冶长从小喜欢读书,知识非常渊博,又有高尚的品德,孔子对他赞赏有加,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公冶长。
公冶长雕塑
传说中公冶长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功能,就是能读懂鸟儿的语言。公冶长也因为这个事情被关入了牢房,关于他入狱的原因说法有很多种,但大致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因为自己读懂了鸟类的语言,然后被人们认为杀了人最后被逮捕入狱。
现在我来讲讲公冶长是如何通过读懂鸟语而被释放的故事。公冶长因为胡判被定为死刑,到八月问斩。有一天,知府命人将公冶长从牢中提出来进一步询问公冶长,公冶长大喊自己是冤枉的。于是知府想出来一个办法,知府把屋檐下窝里的小乳燕掏出来,然后把它们放在抽屉中,母燕见了之后便开始叫个不停,知府问公冶长母燕在叫什么,公冶长回答说:“老爷,燕子在说知府阿,知府,我与您无冤无仇,也没有惹到您,你为什么要把我的孩子关在抽屉里?”知府一听,觉得公冶长说的挺有道理。但是知府认为虽然他能听懂鸟语,但是仍然完全摆脱不了嫌疑。
一天,一只鸟儿在监狱窗上啼叫,它告诉公冶长说齐军正在领着军队侵掠鲁国的边境。公冶长把这件事告知了知府,知府又告知了国君。鲁国国君虽然不太相信,但是因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便派人前往,果然不出所料。于是,公冶长从牢狱中放出,并大加赏赐。
公冶长简介
公冶长,公冶氏,名长,字子长,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排名第二十位。公冶长自小家里就十分贫穷,所以他非常节约。从小聪明好学,精通诗书礼节,德才兼备,终生专注于治学育人因此始终没有做过官职。
公冶长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