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畏魏征

李世民畏魏征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叹惋道:“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将人比作镜子,断章取义来讲,不但没有赞赏之意,反而平添几分有意贬低之意。但是如果我们将这句还原到大的故事背景下,放到开头的那句千古名句之后,就会发现这是李世民对魏征最高的赞扬。

魏征剧照

魏征剧照

“一代名相”是世人对魏征的评价,“一面镜子”是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两者一个直白一个委婉,皆是对魏征的赞美和敬畏。李世民害怕魏征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代天子竟然害怕一个臣子?在故事的开始,任谁都不会相信。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可怜的太宗想去南山游玩却又害怕魏征责怪,故就此作罢;又一日,太宗把玩鹞鹰,兴致正浓,看到魏征走过来,就像顽童看到严父般慌忙将鹰藏入怀中,久久不敢掏出,最后鹰竟被活活闷死;即使为自己心爱的女儿长乐公主准备嫁妆时也不得听从魏征的谏言,礼数不能有所加。

区区一个臣子,李世民为何害怕他,被他缚手缚脚很多年?我想,李世民对魏征不是“惧”而是“畏”。魏征曾在李建成身侧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事变后为李世民所用。李世民敬重魏征的才能和学识让他一路官至宰相。因为李世民的重用,魏征成为了群臣的标杆,是正义和真理的象征。以至于每一次魏征的犯颜苦谏都让大家觉得一定是李世民哪里又做的不对了。此时李世民已经无法撼动魏征在大家心里的地位了,事态早已不在他这个皇帝的掌控范围内了。其次,自长乐公主事件后,长孙皇后对魏征大加赞赏,给予魏征支持。每每李世民怒于魏征时,皇后都替魏征说话。有这么一个大靠山,魏征何所惧?李世民何所不畏?

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字玄成,从小便没了爸妈,但好在读书天赋甚高,过目即能不忘。性情闲云野鹤,还曾出家当过道士。

魏征像

魏征像

唐高祖时期,李密兵败,无奈之下,魏征跟随着他去向唐朝投降,但都不受重用。在一次战争中魏征被抓了。战败后,魏征回到长安。这次他迎来了人生的机遇,被太子李建成所重用。魏征观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间隙越来越大,便有些担忧,多次劝太子要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可惜李建成并没有采用。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受到秦王李世民重用。魏征终于有种遇到明主的感觉,于是更加尽心辅佐李世民。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太宗想纳一名貌美女子为妃嫔,魏征听说那名女子早有婚配,便冒死进谏,促使太宗坚决地收回召令。可见魏征之果敢,之刚正!

由于魏征的不畏强暴勇敢直谏,使得后来太宗想打猎取乐又怕魏征进谏,便取消打猎的行动,不禁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贞观六年,许多大臣都请求太宗高等泰山,用以封禅。借此向世人展示国家之强盛,但魏征却十分反对这件事。并劝谏唐太宗,说明其中的利弊原理。恰好的是,不久之后,中原的数州发生了洪灾,封禅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从魏征用一次次的冒死进谏中,不难看出他的为人处事。他用刚正的思想,不怕死的精神,为天下谋福利,可见他的大度与无畏。

魏征诗词

魏征,字玄成,是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名誉极高的谏臣。

魏征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