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上了孔明船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这是一个歇后语,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实际上历史上根本没有草船借箭这个事情,鲁肃也根本没有与孔明同坐一船喝酒,但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我国的影响非常的大,很多人都知道草船借箭这个典故,更加知道以上的这个歇后语。下面我们就讲一下“鲁肃上了孔明船”是怎么回事。
鲁肃画像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曹操带领大军南下,要攻取东吴,这个时候诸葛亮刚刚被刘备收在身边,诸葛亮于是只身前往东吴,劝说东吴联合刘备共抗曹操,但是东吴很多人都想让孙权投降曹操,于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极力主战,于是孙权同意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并且与周瑜不谋而合采用火攻曹营,周瑜想要借口杀死孔明,要孔明几天之内制造十万支羽箭,如果孔明造不出就要按照军法处理。
孔明接下任务,但是鲁肃一连几天都看不到孔明造箭的行动,于是非常的好奇,孔明向鲁肃借了许多的船只,并且在船只上面扎满草人,预备给自己使用,具体怎么用孔明并不向鲁肃说,到了应该交羽箭的那一天江面上下了非常大的雾,孔明邀请鲁肃去取箭,于是孔明与鲁肃同乘一艘小船向着曹营出发了,鲁肃非常好奇,但是孔明又不说明,于是鲁肃糊里糊涂的就跟随者乘船向着曹营去了。等到了距离曹营非常近的时候,孔明让士兵们击鼓呐喊,曹军见到大雾,搞不清楚状况不敢出来应战,于是只是用羽箭射击,于是草人上面扎满了羽箭,等到天亮的时候雾气将要散去的时候,孔明让士兵们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羽箭”,并且快速的离开了。回去清点羽箭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需要制造的数量,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
鲁肃和诸葛亮
鲁肃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鲁肃是东吴孙权的军师,而诸葛亮是蜀地刘备的军师。两人虽然辅佐的君主不一样,但却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好友。
《三国》诸葛亮剧照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是一个反应迟钝,又是一个善于调和的人。实则,鲁肃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才。鲁肃是孙权的之际,二人同榻而饮的时候,对天下的形式以及吴国的策略谈论中意见达到高度的统一,鲁肃曾对孙权说“主公将来可以称帝”虽然说完遭到孙权的训斥,认为汉天子还在,此话大逆不道,但是同时又补充到时机还未成熟,鲁肃喜上眉梢,原来孙权早已有此大志。
鲁肃和诸葛亮都是属于赞成孙、刘联盟的人,鲁肃曾说过“孙刘两家在三十年内结成联盟,江东基业大事可成。”以此可以看出鲁肃眼光之长远,后来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战略谋划,令人佩服。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击退了曹操大军,站稳了江东地区。鲁肃是孙、刘联盟的策划者和实践者。诸葛亮、周瑜向来不和,周瑜也曾一度想要除掉诸葛亮,为了不破坏联盟,总是鲁肃从中周旋,事事协调。
诸葛孔明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总是将自己看穿周瑜心思的事情透露给鲁肃,又让周瑜知道,这也是周瑜视他为眼中钉,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原因。比起诸葛亮时时想要显露自己聪明,鲁肃则是懂得隐藏,从来不在人前显露聪明,只有孙权需要的时候才显露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谋略。当然诸葛亮被为“卧龙先生”也不是凭空得来,诸葛亮的智慧也是无人能及的,周瑜就曾感叹过“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智辞鲁肃
鲁肃有生之年最大的政治主张就是孙刘联合共抗曹操,所以无论别人怎么做,鲁肃的政治主张从来就没有变过,为了这一主张鲁肃有时候可以说是两头受气也不为过,特别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鲁肃更是被描写成为了一个两边都不讨好的老实人,被孔明耍的团团转,可以说鲁肃为了保住孙刘联盟费劲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