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乃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散文《渔父》通过种种修辞手法,去体现屈原宁死不弯的精神。
屈原生平简介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贵族,是王室宗亲,但是他长于民间,又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屈原对穷苦的百姓有着不同的情感,常常对他们施以援手,从而也获得了美名。
公元前321年,19岁的屈原就开始初露锋芒。当时,秦军进犯楚国边境,屈原就组织青年们一起抗击敌人。他不仅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而且还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在作战中,他巧用计谋,利用种种战术,给了秦军当头一棒。此次抗战,首次展露出了屈原非同一般的才能。
公元前320年,屈原应召出仕,此后两年,屈原开始出使齐国以及前往军事的第一线,为了国家大事费尽心力。
屈原不仅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他还是个优秀的外交家和改革家。屈原一直支持楚国的变法改革。
公元317年至公元前315年的这两年间,屈原一直致力于改革变法。但是屈原的变法侵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使屈原和贵族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也就是屈原日后,仕途不顺的一大原因。
公元前278年,楚国战败迁都,心如死灰的屈原自投汨罗江而亡,时年62岁。
散文 《渔父》赏析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采用对话的形式,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来体现渔父的形象。这篇文章的情韵是悠远而深刻的。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是屈原在政治上的最低谷时期,他在政治上备受迫害,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处于郁郁不得志的困顿环境之中。渔父象征的是一位隐士的高人,他规劝屈原随波逐流,反衬了屈原的高尚节操。
关于屈原生平简介和作品《渔父》赏析,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屈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爱国诗人。《渔父》则体现了屈原高尚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