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的诗
上官仪在初唐时期非常有名,他不只是当时重要的宰相,曾经辅佐过李治登基并且坚决反对武后专权,同时他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在诗歌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创作的诗“绮错婉媚”,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诗的格式,追求声律之美,对于后来律诗的形成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武媚娘传奇中的上官仪
上官仪对于唐朝诗歌的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于诗歌中景物的描述上,通过细腻的手笔,一改原先媚俗艳丽的风气,使得整个诗歌的“画风”显得更加清新自然,但是对于内容没有什么拓展,还是一些宫廷文学,没有慷慨雄壮的气势,也没有自由不羁的气度,同时他归纳整理了前代人对于诗歌中使用对仗的方式,提出了经典的“六对”“八对”之说,对于后来诗歌的发展还是有着一定的贡献的。可以说他在唐诗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的一首名作。
上官仪的诗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这首《入朝洛堤步月》这首诗大概是他在当上宰相之后创作的,当时皇都在洛阳,文武百官要赶在凌晨之前感到皇宫,但是当时的皇宫在洛水边上,晚上是封门的,百官只能等在洛水边上的洛堤上等候。上官仪就在等候之中即兴创作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主要是说自己乘着马来到长洲(即指洛堤),而且将洛水比作含情脉脉的女子,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来表现自己和皇上之间的信任。
之后两句借景抒情,第三句式描述了一幅曙光将至,喜鹊报喜的景象,表现了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局面,同时又是化用曹操的《短歌行》展现自己治理朝政的魄力。在最后又是通过一幅秋日鸣蝉的景象展现了当时太平盛世可能会有的隐患。
王昭君上官仪
对于唐诗来说李杜无疑是站在顶峰的,而初唐无疑是一个比较暗淡的时期,还遗留着六朝时期奢靡艳丽的文风,作品大多都是让人不敢恭维的,上官仪虽然也是当时的风格,但是总体来说比起当时的其他人还是有着不少进步的,而这首《王昭君》细细品味之下,也颇有一番滋味。
上官仪的影视形象
这首诗也算是一首律诗,虽然在音律上来说还不算严格,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工整的,也算是律诗成形过程中的经典之作了。首联以写景起,“玉门春色晚”,玉门关外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都是比较荒凉的地方,何况是春色已尽。接下来的那句“金河路几千”则是说前往匈奴路上的艰辛苦难,开局就是营造了一种悲伤荒芜的基调。
之后颔联又是借助听觉和视觉的交互,凄凉哀婉的琴声飘荡在月桂的枝条上,幽怨缠绵的笛声也是萦绕在柳树的花朵之中,情景交融让人不觉心生悲戚。展现了昭君背心的苦涩,使读者升起惋惜之情。颈联对仗比较工整,“雾,月,风,蝉”等等景物都和昭君相得益彰表现出来昭君的美好。
全诗的最后则是表现了昭君在匈奴塞外的心情,她修书一封,遣使回乡希望能够等来信使的好消息,但是这样的等待换不来回家的希望,等来的只有深邃的绝望,只好泪流不止,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不甘都诉说给天上的白云,于是乎一个王朝的尊严就压在了一个弱女子的肩上,千古悠悠,时光流转,到了现在回想起孤身塞外的昭君依旧让人怜惜。
上官仪和武则天
随着近些年的各种古装电视剧的盛行,武则天这个中国古代的女皇也常常被搬上荧幕,而她的一些风流韵事更是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而在不少电视剧中武则天似乎和上官仪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那么上官仪到底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