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如何评价刘邦项羽

评价刘邦项羽

刘邦和项羽曾经争夺过天下,在历史上,对这两个人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刘邦和项羽,都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两个人一起打定了灭秦的基础,对历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不过后来是刘邦打败了项羽,从而统一了整个中国,成为了历史上汉朝的开国皇帝。那么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刘邦项羽的呢?

刘邦项羽

刘邦项羽

刘邦和项羽之间,打过大大小小无数场战役,其中都是项羽赢的多,但是最后,项羽却还是被刘邦逼的在乌江自杀了。刘邦最终统一了天下。如果真的要评价刘邦项羽的话,项羽不是没有能力,只是项羽在对自己的控制,还有对事物的执行能力方面相对就差了一点。这也是项羽最后失败了的最大原因了。

刘邦能够很好的分清一件事情的轻重缓急,他知道什么时候是现在必须做的,什么事情是可以等会再做的,对于不同的意见的采纳,刘邦也比较能分的清楚对错。在做什么事情之前,刘邦都会问一下别人的意见,比如说张良这些人,当然了,张良这个人见风使舵的本领也不是一般的强,这也是他能坐拥天下的一大原因。

而项羽在历史上就是非常耿直的一个人了,项羽这个人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高贵的气息,这也是为什么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掉刘邦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了,项羽是个出了名的军事家,有着一身的好武艺,但是在执行能力,和对事物的控制能力方面,相对来说就会差一些。这也是他会失败的最终原因。

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是项羽被刘邦兵围垓下之时,所作的《垓下歌》的一部分。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在和刘邦的战斗中由于决策的错误,被刘邦围困于垓下,爱妾虞姬自刎而死,项羽本人也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

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叫做垓下,即现在的安徽省宿州灵璧县境内,是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又被称为霸王城。相传,垓下曾是项羽屯兵的地方,这座古城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风雨的冲刷,但现在还是能看到古城的大致外形。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灭,刘邦和项羽这两大起义集团开始进行天下争霸,双方在四年的争霸之中共进行了大小数百次的战斗,大部分战斗都是以刘邦失败而结局。到了公元前203年,由于项羽在军事战略上的轻视,导致很多的决策出现了失误。刘邦开始逐渐的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直到公元前202年,项羽开始招架不住刘邦大军的攻势,逐渐带军北撤。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刘邦率大军包围于自己的屯兵之地。

项羽率军龟缩于霸王城内,刘邦大军经过长时间的攻打,都没有取得很好地效果。后来,在一天夜里,刘邦命令自己的士兵在城池的四面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项羽大军之中多是楚地人民,听到了熟悉的家乡歌曲,军心涣散,就连项羽自己都辗转反侧,不能安眠。他的爱妾虞姬为了不拖累自己,拔剑自刎。

知道大势已去的项羽,率领士兵突围出去,最后自刎于乌江江边。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鸿门宴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很多人都对项羽不杀刘邦一事耿耿于怀,说项羽心慈手软,固执己见,不听范增的建议。他们认为如果当初杀掉刘邦,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争雄,项羽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其实,项羽不杀刘邦是正确的。

《楚汉争雄》项羽和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