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成神的伍子胥没有保佑吴地的百姓,反而还成为了一个恶神。伍子胥被当地百姓称为涛神,也有的称他为波神,这是一个专门为恶的神仙。他长期活跃于长江和钱塘江之上,专门掀翻过往的船只,使得船上的游客和船员都掉入江中淹死。另外,他还常常掀起波浪,淹没江边的土地房屋。
所以,江边的百姓为了祈求涛神不要随意发怒,每年都会在伍子胥的忌日,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来祈祷涛神保佑江上和江边的百姓有个安宁的生活。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而是用来纪念伍子胥的,因为伍子胥比屈原早了好多年,而且两人都是为了国家而死。
在古代民间传说中,很少有名人死后化作恶神的,因为在民众眼中,神一般都是心存善念的,那么为什么伍子胥死后,被民众传成了一个恶神呢?这是因为,伍子胥生前做了很多在民众看来是恶的事情。例如他鞭尸楚平王,在一般的民众眼中,人死为大,鞭尸这种事不是好人该干的事。而且,伍子胥是一个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人,所以在民众的眼中,他虽然是个忠臣,但也是一个不太完美的人,再加上他死后的那番看着吴国灭亡的怨言,这才使得他被民众封为涛神这么一个恶神的称号。
伍子胥评价
伍子胥,春秋名将,楚国人,后又逃到吴国,帮助吴国攻入楚国国都,随后又帮助吴国走上春秋争霸之路。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国贼。
伍子胥剧照
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
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复仇之中度过的,自从自己的父兄被杀之后,伍子胥就背负上了仇恨的枷锁。带着仇恨的他来到了吴国,运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吴国这样的一个小国逐渐的开始强大起来。最终,他率领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攻入了楚国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自己父兄之仇。
伍子胥卖国贼的说法是近代才被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伍子胥既然是楚国人,就应该为楚国效力,投靠别国为别人卖力,最终还带领着别国的军队,攻入自己母国的国都,身为曾经的大楚臣子,却做出鞭尸自己国君的大不敬之举。
当然也有人反驳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当时的东周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国家名义上只能算是东周的附属之国。当时的人才交流是非常的频繁的,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各国,希冀能搏出一个大好前程。伍子胥为了吴国效力,那么他就是吴国的子民。帮助自己的国家打败另一个国家,不是卖国行为。
伍子胥是一个名人,名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说他是个君子,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卖国贼。
伍子胥谏吴王
伍子胥在吴王夫差即位后,由于政见和军事方面的不和,两次进谏出差,这两次都是以伍子胥的进谏失败而结束。
伍子胥谏吴王
伍子胥第一次进谏是要夫差杀死越王勾践,因为在他的眼中,一个男人如果能够忍受对自己尊严的侮辱,那么他必定有着很大的图谋。而早已被勾践哄得开心的夫差根本就不停伍子胥的劝告,他认为像越国这样的小国,国君被俘和被灭没什么区别,再加上勾践进献了美女西施,把夫差迷得神魂颠倒的,哪里听得进伍子胥那逆耳的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