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部分的最后一句表露真实感情,下半部分借景抒情。下半部分的大概意思是心里有些惆怅,听着玉笛的优美情韵的声音,心情很舒畅。这带着清风的美好的夜晚,我不禁豪饮大醉。看着这可爱的天地万物,我从这头栏杆走到那头,久久不愿意离去,想到宇宙如浮萍般。我喝醉了便睡着了,就可以随江流而去了。
米芾的诗独树一帜,赏月但不写月,感觉是借景抒情却不伤感,而是写宇宙万物。他的情感表达比较清雅,情景自然融合,让人回味无穷。其次他还写了很多其它的诗,自成一种风格,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轻松。可能是由于他的诗还没有自成一派,也不像他的书法那么出名,再则他只是个业务的爱好者,大多是兴致来时赋诗一首。
米芾和王羲之
米芾,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公元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居士,火正后人等,是北宋著名的大书法家,书画家,当时和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书法成就在四人中算是最高的,篆,楷,行,草等字体都颇为精通,犹善狂草,也因个性怪异,举止癫狂,而被后世称为“米颠”。
米芾书法作品
米芾和王羲之,两人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大书法家,只是王羲之生活在魏晋时代,而米芾生活在北宋年间,两人的书法风格也大不相同,在米芾年少时,刚开始学习书法时,曾模仿过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并研究过王羲之的运笔习惯,字体结构等技巧,加之自己的理解实践,吸取各家之长,扬长避短,经过长年的笔耕不辍,勤奋研习,才在中年时期自立风格,开创米氏书风,世人都知王羲之的行书最为精妙,《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是“书圣”最广为人知的精品著作,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只可惜,真迹也不存世,现在收藏的都是后世的临摹本,米芾和王羲之在这点不同,米芾有些许真迹存世,在书法界的影响也和王羲之稍逊,两人都是各显风流。米芾虽然以模仿前朝魏晋名家作品起家,但是后来在年岁渐长,技艺精益的程度下,已是自成一派,虽是超越不了“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但也是一代名家。米芾和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后世的书法界,都拥有众多忠心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