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六分半书
开宗明义,首先来说一下六分半书的意思。其实“六分半书”指的就是郑板桥所创的书法字体,被世人称为“板桥体”。郑板桥将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作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但是隶又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被为“八分”,所以郑板桥又戏称自己所创的这种不是隶又不是楷体的字体为“六分半书”。
板桥的画作
其实在郑板桥的书法创作中,大部分是以题画诗的形式而被广泛熟知且流传于后世的。而郑板桥的这种作品以诗、书、画合璧的形式出现,将书法的技艺与诗与画融合在一起,又显示出独特的美。郑板桥的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其才华,其风采,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板桥六分半书有着它自己的特征。板桥的字不止是将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而且又以行草的笔法在书写。不仅如此,在他的字中,还掺入了画兰画竹子的笔法。有一首诗曾夸赞板桥写字如兰,作兰如字,下笔自成一家。可见当时郑板桥的字画在文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就连现代著名的画家傅抱石也这样说郑燮的字——是结合了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但是又是以真、隶为主的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式书体,并且在这种字体中,又是用作画的方法去写字。
从郑板桥六分半书就可以看出来,板桥是一个敢于突破传统,拥有大胆进行自我创新的意识的人。他的作品就像板桥的为人,不拘泥一格,自由而随性。
郑板桥开仓济民
大家都知道的是,郑板桥是一位清廉、正直的人,做官的时候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据说,在他做官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郑板桥开仓济民的事,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被作为文章《郑板桥开仓济民》,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郑板桥开仓济民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郑板桥先生在潍县任县官时,正好遇到当地发生百年大荒灾,百姓饥饿到想要吃人的地步。郑板桥作为县令下令开仓济民。当时有人阻止他,说没有上级命令不可以这样做。板桥当时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向上面请示?来回周转反复,百姓怎么活命?如果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我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他就这样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使得上万人可以活命。缓解了当时的饥荒。等到他任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都沿路送他。在那样一个时期,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称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一时被广为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