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乐
《墨子·非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墨子从穷苦百姓出发,认为上位者不应该天天歌舞升平,而不顾穷苦百姓的生死。
墨子非乐书
《墨子·非乐》原文共有三篇,而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三十二篇《非乐上》,第三十三篇和第三十四篇则在宋朝前期就已经失传。非乐,顾名思义,就是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墨子出身农民,之后也多是如普通百姓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应以利国利民为宗旨,而音乐的盛行占去了统治者们管理天下的时间。而因为想要音乐创造的器材也使百姓们加大了负担,占据了他们生产的时间。所以这种没有意义的活动理应禁止。墨子认为,百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饱穿暖,而音乐不仅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让他们不再寒冷,最重要的是音乐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反而因为统治者贪图享乐,耽误了国家的管理,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的劳苦大众。墨子的这种思想是处在“兼爱”的基础上,《非乐》这篇文章充分的体现了他的主张思想,在当时那样动荡战争不断的社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墨子的著作多从黎明百姓出发,讲述百姓的疾苦,反对战争,所以他的思想在平民中很受欢迎光临,但是当时的时局,上位者却多以武力致胜,所以并不是特别的看重他。
墨子尚贤
墨子,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向主张“兼爱非攻”,主张被动防守,也不是积极防御。但是他的思想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百姓认同之外,上位者一般都不给于采纳。而他的代表作《墨子尚贤》篇中讲述了他对于国家根本的理解。
墨子像
墨子的文章逻辑性非常强,组织及其严密,结构也很严谨。其中在《墨子·尚贤》中,可以用一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墨子出身农民,与下层人士接触较多,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成败都主要在于如何用人。和孔子所提出的举贤不同,墨子所提出的尚贤对奴隶制世卿世禄制造成直接的打击,这并不是改良,而是完全的创新。
他提出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良能人之士也参加到国家的管理中来,这种思想,在当初的战争频繁,时态动荡的时刻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他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极为重视,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招揽人才贤士,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亡国。而若是国家不重视人才贤士的管理重用,那么贤士也一定会怠慢君主,那么这个国家之前所有的一切最后都会失去,照样会亡国。墨子的思想独特超群,这种尚贤的行为在当今的社会也十分的适用,不仅可以强化管理阶层的人才意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墨子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