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戏双后的典故(4)

宇文泰历史画像

宇文泰历史画像

宇文泰,字黑獭,又有说字黑泰,鲜卑族,西魏掌权人,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去世后其子宇文毓继位,追封其为太祖文皇帝。

高欢和宇文泰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双雄,二者相似点很多,比若说都是立皇帝为傀儡自己实际掌权,都是自己的后代称帝,自己被追封为皇帝,都想吞并对方实现自己北方大一统的野心。

以高欢、宇文泰为代表的东、西魏进行了数十年的吞并战争,二者之间的龙争虎斗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大戏: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玉璧之战等一系列的战斗,二者有攻有守有胜有败,大体上打成平手,两国成僵持状态。二者一个(高欢)控制关东地区,一个(宇文泰)控制关西地区。

高欢和宇文泰都是军事天才,优秀的军事将领,但纵观双方多年的战役,宇文泰对战争的整体驾驭能力略胜高欢:西魏胜多败少,东魏败多胜少,西魏军队的损失小于东魏。反观高欢,在多次战斗中都是先胜后败,其自己也在长期征战操劳过度,在玉璧大战败北之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高欢和宇文泰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历史上没有定论,但在儿孙事上,宇文家族却是远远优秀于高氏家族。高欢之后,儿子高澄、高洋、高湛,孙子高纬各个行事狠毒,国家没见治理多好,从官到民到是残害了一大片,到了高纬那更是被宇文泰的儿子宇文邕灭了国。而宇文泰的儿子却各个才能卓著,励精图治,无论才能还是人品皆是人上人。

高欢之死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枭雄,高欢的死其实有点憋屈,上岁数是一回事,自己上火窝囊死才是主要的。

韦孝宽画像

韦孝宽画像

话说他上火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后世所命名的玉璧之战。那是东西两魏第五次大战,当时年过半百的高欢老当益壮,雄心勃勃,亲率十万大军围攻西魏汾河下游的要地玉壁。守城的是西魏名将韦孝宽,而当时玉壁城中守城兵士不过数千,双方人数差距很是巨大啊。可惜的是,高欢的十万大军,日夜不停轮番攻城,忙的韦孝宽连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愣是没有拿下玉璧。高欢及其部下的点子也多,西魏守军从汾河取水供城内人马饮用,高欢就派人挖河改道想让城中缺水,一天功夫就完活儿了,所以说人多力量大啊。他又命人在城南堆起巨大的土堆,想人为制造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的效应,让泥土从高处冲入城众,结果人家韦孝宽也是个聪明的,他命人在原先城楼上的两个高亭之间打木柱连成木桥,使木桥一直高于高欢的土山,对高欢的部队又是投大石头又是扔火球的,军民一心,使东魏兵不能靠近城池。

高欢又故意派人对韦孝宽叫号:“你韦孝宽就是搭天那么高的楼,我也能入城取你项上人头!”其实他就是派士兵挖地道,想从城根上挖洞穿涌入城中。结果人韦孝宽在城池周围挖出一条大沟,高欢的兵只要从地道出来就一头跌入长沟中,守城军只要守在沟边,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擒杀东魏军,更损的是,他还命人在长沟内堆满木柴,只要有地道被挖通,地道口暴露出来他就派人往洞口填塞柴草并点燃,然后往地道里扇风,将洞中东魏兵烧死。本来是制敌良方却反过来让自己损失不少人马。前面的失败让高欢又生新计,高欢又用前面安有铁包巨木的攻车撞城,由于攻车无坚不摧,韦孝宽便命人缝制无数巨幔,让士兵撑在两端,随攻车移动,利用以柔克刚的原理,将攻车力量卸去。连番的失败让高欢又气又急,只能另想他法,东魏兵又把易燃物绑在长竿上,点燃,妄图烧掉大幔同时焚着城门。韦孝宽则把利刃缚在长竿上砍断对方的长竿。高欢又一次失败了,老头子明显上火了,想出了狠招,他派人在城墙四周打通了二十条地道,以粗木柱为梁支撑,再用猛火烧,地道内木柱倒塌好多段城墙也随之塌毁。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大树做栅栏,在后面安置尖槊弓弩,战斗力爆棚,东魏兵还是进不去城。在这种情况下,韦孝宽不在保守守城,而是主动出击,他派人夺取了土山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