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褒僮约的故事 王褒洞箫赋作品赏析

王褒 僮约

王褒《僮约》讲述的是作者王褒在四川的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便用文章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这篇文章也是王褒的所有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作品,从这个作品中不仅能看到王褒的文采,还能看出当时西汉社会的一个关于奴隶的文化,这个作品也是作为研究西汉时代四川社会情况的重要资料。

《僮约》作者王褒

《僮约》作者王褒

话说当时王褒经过四川一带时,遇见一个名叫杨舍的寡妇家奴隶和主人之间发生纠纷,那个奴仆很懒惰,老是和主人顶撞、狡辩。王褒便机智地拟定了一份契约,其中明确规定了奴仆必须要做的事情。

王褒在契约中说,家奴要听从主人的各种使唤,不能挑三拣四,主人说往东你不要往西,绝对服从主人的命令。照顾主人的衣食住行,不得马虎和偷懒。早上起来奴仆要打扫卫生,奴仆吃饭只能吃豆饭喝清水,不许喝酒。饭后奴仆要洗碗。平时奴仆的工作很多,菜园子里的草奴仆要割,路要奴仆去平整,编牛皮、造架子、制造农具、松土,喂牲畜、推磨子、收粮食、种植瓜果等等农杂活都要奴仆去干,不得有怨言。平日里不许满口脏话,不许呆头呆脑,手脚要灵活,不许和邻居吵架,自家的主人跟别人打架的时候,奴仆要上去帮忙,保护主人。家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向主人报告,不许藏私,不服管教的就要打一百大板,白天做不完的活计,晚上接着做,做不完不许睡觉。

王褒《僮约》让当时的奴仆听完,再也不敢和主人狡辩,乖乖听话了。

王褒 洞箫赋

?王褒《洞箫赋》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个作品。因为是现存的赋文中的首创,所以人们称之为“诸音乐赋之祖”,其中详细记载了乐器箫制作的材料、产地、工匠的技艺、乐师的高超演绎技术和音乐的效果、作用等,是一篇结构合理、布局非常完美的赋文,对后世的文学和箫的鉴赏有深远意义。

《洞箫赋》作者王褒

《洞箫赋》作者王褒

王褒《洞箫赋》的整篇文章基本是按照箫的材料、制作箫的器械、箫的发声、箫的声音、对箫声的感叹、对箫的赞美这样的顺序来写的。首先写适合制造箫的环境是山、水、猿、禽,表现箫是吸收环境中的精华而制作出来的乐器,继而写鲁班制器,箫的定律和箫上面的装饰、文饰等,然后写了箫的发声,古代有很多的盲人乐师,作者写了为什么盲人能做乐师,因为“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还写到吹奏箫的时候身体各方面的动作,及箫吹出的的声音特点。紧接着作者再具体写箫声音的美妙,即箫的音乐美感。用孝子服侍父亲的感觉来表达箫声音的清和流畅,非常有创意的比喻,还用南风吹杨柳的景象来描写箫的“仁声”的特点。继而转到对箫声音的赞美,作者写自己聆听箫声的感受,如痴如醉。最后作者对箫来一个总体的赞美,赞美箫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总体来说王褒《洞箫赋》开创了音乐赋写作的先河,后世很多的音乐赋都是依据这篇文章而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