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为唐末诗人,其所写之诗风格清新,且言语通俗,为后人称“杜荀鹤体”,所写诗《小松》、《山中寡妇》为人所知。早年进士屡落选,中年因献谄媚诗为后唐朱温所用。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杜荀鹤的简介和杜荀鹤《小松》一诗的赏析吧。
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出生寒微,为池州石埭人,年轻时曾数次进京赶考但是不中而还。便过着以诗为生,以天过活的山居生活。杜荀鹤所生活的年代为唐朝末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加上五代兴起,政局大变,后唐朱温兴起灭唐,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于是杜荀鹤便献《时世行》于朱温,望其减免征赋,大不得朱温意。
杜荀鹤后得他人指点,便作谄媚诗《颂德诗》取悦朱温,得朱温之意,便被朱温封为名礼部,还成为公元891年的第八名进士,得到朱温的善待。杜荀鹤后被封为翰林学士,刚上任便染重疾,次日便亡。
杜荀鹤早年一直以诗为生,创作了多首讽刺当时动荡给百姓带来不幸的诗,才华洋溢但是却不得赏识,官场不顺但是诗气之名为人所敬重。
杜荀鹤《小松》赏析
《小松》的原诗引用: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原诗译文为:杜荀鹤描绘的是松树的成长,当松树还是幼苗时是要埋在很深的土里才能很好的成长,当然那时候的松树是看不太出来的,是被埋没在土里的。于是松树便在人们不知不自觉中独自成长,等到人们察觉到的时候,松树已经比那些野草还要高了。于是人们在松树长得很高的时候才注意到它很高,在它被埋没之时并不能注意到它原来是可以高耸入云的松树啊。
赏析:诗人借物喻人,使用比兴的手法,将松树比作自己,小松树是被埋在土里成长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小的很,还比不上路边的小草,只能在“深草里”成长,而被人们忽略。而后用“渐觉”来表明诗人的含蓄和理所当然的心绪,作者认为只有识才之人才能感觉到松树的成长。而用“出”来表现出松树被野草踩在脚底又变成野草所不能攀比的程度,不仅体现松树为成长扎好基础和松树不屈坚强的意志。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表明作者的心境,虽是出生寒门,但是拥有满腹才华,但是无人赏识,屡落科举,报国无门之心不得平复,但是却又表明自己现在虽是“深埋”草里的松树,但是迟早会长成参天大树的志向。
以上便是杜荀鹤简介和杜荀鹤《小松》的赏析,杜荀鹤满怀志向,却报国无门,写的一首好诗,创造了为世人传颂的诗文。但却现在晚年以谄媚诗谋取官位,晚节难保为人所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