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妇好铜镜的由来(3)

妇好大铜钺的用途

鉞,类似斧头,古代时候有很多种类别。最早的石器时代,器皿,用具都是石头制成有石刀,石斧,石鉞等。后来青铜时代青铜器盛行,出现了铜鉞。

大铜鉞图片

大铜鉞图片

其它如玄鉞,玄铁锻造,黄金鉞,以黄金装饰的鉞。小鉞称为铖。鉞和斧头类似,但不是斧头,鉞实用意义不大,更多是象征意义。古代成年男子就是用鉞来作象征。古代有出土的陵墓里鉞作为陪葬品不下少数。商代妇好墓出土了四件铜鉞,大小纹饰不一样。最大的一件,重量为十八斤,鉞身为斧形,鉞刃为弧形,鉞肩对称,平形,鉞肩的位置有对称的两个长方形穿口,鉞肩的下部两侧都有六国小孔。鉞身两面虎扑人头图案,虎口表现出血盆大口,吞食人的样子,在虎口下面有一个人头,脸圆下巴尖,双耳向前。鉞身上有古文字,经解析为妇好。

妇好,据所掌握的资料记载,是商代中期的武丁王王后,曾带领士兵讨伐商国周边少数国,多有胜战,又抵御了侵犯中国的古印欧势力,是一位杰出的将领,妇好大铜鉞,就是权力的象征,在商朝主持祭礼的时候可以用到,代表着强大的兵权。妇好拥有铜鉞意味着可以像男人一样统兵作战,铜鉞就像西方古代的权杖,每次行军作战的时候都可以用它来显示威严。妇好大铜鉞的用途就在于此,不用它作实用兵器,杀人作战,而是作为军权威严的象征。

妇好偶方彝

彝为装酒用的容器,不是那种装酒的杯子,也不是宴席上倒酒的酒壶,而是一座像宫殿一样储藏酒的容器。彝通常都是身形纵短横长,像房屋一样的盖子,肚子也有圆形,底部四足。

偶方彝图片

偶方彝图片

彝具体能装多少升并没有计量。彝的流行最早的记录是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为王族使用器皿。可能在夏朝青铜器还没有发展起来,直到商朝才真正是我国青铜发展时代,商中期国力强盛,当时的宫廷制匠才有可能为王氏铸造出新的器皿用具吧。青铜偶方彝,高有约六十公分,长将近一米,宽二十公分左右,重达一百四十斤,有点类似长方体。偶方彝是比较特别的体型,有点像两个方彝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偶方彝。它应该是容器里体积较大的一个。它的酒盖是屋顶那样四方形的,两边有对称的柱形。盖的顶部有屋顶那样的屋角。盖子长的那边有七个方槽和尖槽与彝身相合。彝身两侧有对称的附耳,四个圈足中间有一个缺口,器口则有突起的栖首,两侧有鸟纹,彝身腹部中间有两个兽脸纹,周边配有龙和鸟的形状装饰。整个彝像是仿造大型宫殿的建筑,小细节上有鸟兽的形状。彝身的图案表现了纹饰的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