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士大夫
东汉末年发生的党锢之祸士大夫是最大的受害者,很多士大夫在这场斗争中不仅使自己死于非命,还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使得朝廷之上没有可以掌握大局的有识之士,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不堪,也直接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陈蕃雕像
东汉的桓帝和灵帝都是傀儡皇帝,他们虽贵为天子却不能自己掌朝,都是宦官和外戚说了算。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时候,外戚并没有仗势欺人反而帮助了士大夫平定了这次灾祸。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士大夫就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了,因为宦官不仅控制了窦太后,还假传圣旨逼死了窦太后的父亲与士大夫交好的大将军窦武,没有了外戚的帮助士大夫虽然团结一心但还是无法打败有皇帝撑腰的宦官。良臣陈蕃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杀,那些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之后被重新重用的官员先后被罢免,后来灵帝又在宦官的怂恿下将士大夫斩尽杀绝,不仅是士大夫本人,还有他们的家人、朋友、朋友的家人都被杀死,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
党锢之祸士大夫是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宦官只想搜刮民财、仗势欺人,百姓和地方官员本以为士大夫再次被重用意味着繁荣盛世的到来,却没想到昏庸的皇帝只听信宦官的说法而杀害了众多真正替国家、人民考虑的士大夫,使朝廷深陷危难之中,生灵涂炭、怨声载道,最终引起了百姓的不满而发生了黄巾起义,东汉开始走向灭亡。
党锢之祸评价
党锢之祸发生在东汉末年,由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引起,最终很多士大夫被迫害致死,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受到了牵连,整个东汉的政治从此动荡不堪,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对于党锢之祸评价,历史上都是一边倒的批判宦官,为士大夫的遭遇抱不平。
汉灵帝剧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他将宦官称为小人,对士大夫的遭遇深表同情,认为士大夫无法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所以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当时的政治情况,但由于他们反抗宦官,勇于向权贵提出挑战,受到宦官的报复,最终自己获罪,也让亲朋蒙受不白之冤,国家随之而亡,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后汉书》中也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跟司马迁不一样的是,《后汉书》作者范晔在书中更多的对士大夫进行了赞美,赞扬了他们清廉的品格和面对邪恶刚正不阿的态度,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情况进行了批判,认为正是由于当时朝廷内部的种种荒唐行为导致大批士大夫死于非命。
后人也进行了一些党锢之祸评价,吕思勉对党锢之祸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大量的分析后,认为年幼皇帝无法掌权给了宦官极大的机会去禁锢士大夫,而年长后的皇帝只听信宦官一面之词,整天只想聚敛奢侈,让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有识之士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使得朝中再无忠良之人,这也就为将来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