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产生了多大的影响(3)

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除了有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失调,不能否认的是其中还包含着更多深刻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可以用天灾人祸这四个字概括出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

丁戊奇荒整整持续了四年,从1876年到1879年,涉及了中国华北地区,主要以山西省最为严峻,当时山西长期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调导致旱情愈加严重,持续的大旱导致饥荒,田园荒芜,农地绝收,致使饿死的人数多达千万。

但是从根本上来看造成丁戊奇荒的原因远不止大旱而已,众说纷纭均离不开的原因是当时统治者的黑暗政治统治。晚清鸦片战争结束后,统治者为了赚取更多白银,养活增长的人口开展了“新鸦片战争”,遂允许种植鸦片,提高鸦片产量,故只剩贫瘠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导致粮食产量迅速下降,这种情况长达二十余年,遂稍遇旱情,便陷入荒灾之况。

也有的说法是因为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加上农业技术低下,百姓在被统治下本就不能温饱,更别说遭遇旱灾,更是一片生灵涂炭。

关于丁戊奇荒的原因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不断兴起的农民起义,造成田地荒芜粮食停产,且政府不断镇压对农业的破坏也是很大的。

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

丁戊奇荒在晚清时发生,一场特大灾难的降临使得当时百姓死于饥荒的人数多达千万,清政府十分的重视,那么关于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又是什么呢?人们又是如何度过这场大劫难的呢?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景象

丁戊奇荒的而解决方法是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的额,一个便是清政府的整治手段,为了安稳民心,稳定社会秩序,政府使用了多种运行手段,调集各方人力,采取多种赈灾方法救济灾民,甚至为了安抚民心实行求雨的手段,只为对号召全民抗灾起积极的作用。

为此政府还开仓放粮,赈银用于购买粮食供给给饥民,虽然当时政府在救济饥民方面还存在诸多弊端,但也对灾民得以度过丁戊奇荒起了重要作用。

其二便是民间赈灾活动的兴起,有的是自发的有的是官绅劝捐,民间成立的诸多义赈组织对当时的灾情有着不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赈灾的不足。而第三个便是外国教会的赈灾活动,虽然外国教会赈灾的目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增加教徒,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时的饥民度过这煎熬的灾荒。

总之,面对这长达四年的灾荒,关于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虽然比较落后,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灾难的侵袭,义赈的出现也对全国人们凝聚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