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置疑的作用。在近代史上,中国发生了几起思想解放运动都失败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也一样,最根本来说这些都是由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抨击封建旧文化,发扬西方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是一场新旧文化的革命斗争。他们的想法确实对当时社会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新,为之后的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但是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失败不是偶然的,首先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纲领,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只是作为《新青年》的主编来起到一个领导的作用。同时许多知识分子都只会空谈大道理,并不能拿出任何有利于改革的有效建议。而且这场思想上的革命的范围被局限了,普通老百姓仍然不懂何为资产阶级,何为民主科学。
再说这场运动没有和群众相结合,只做思想动员,回避斗争,也没有提出明确反帝。最后对于袁世凯发起的“回归孔学”只是一味地批判,甚至全盘否定儒家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产主义文化,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中国存在的问题。军阀统治时期需要的是革命而不是改革。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新文化运动对科学自由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的传播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大学五四大街,馆址就是北京大学的红楼,之后也是在旧址上重新翻新的,最大程度上地还原了当时新文化运动时期,老一辈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如何把“民主”和“科学”传到中国大地上的。现在已经被列为全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悠久长远,对建国前大陆三十多年的莘莘学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15年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在全国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尤其是对于各个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接受新文化的思想运动。
新文化运动启蒙人之一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欧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方针,提倡教学新文化,建议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在此情况下,北京大学需要一些有着新思想的教授,陈独秀等人受蔡元培邀请来到北京,《新青年》编辑部也随陈独秀一齐来到北京,编辑部就设在北京大学的红楼。
红楼原是学生宿舍的一部分,后又改成图书馆、文科教室,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不久就搬到红楼办公,鲁迅被聘为国学教授,李大钊被聘为图书馆主任及经济学系教授,与此同时,钱玄同、刘半农、李四光等著名学者皆曾在此任职任教。所以纪念馆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现在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外表仍然是1916年刚建成的红砖砌墙的样子,散发的依旧是经久不衰的文学气息。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
1915年,在陈独秀等人领导下爆发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又被称为思想解放运动,它是新中国进步青年一次伟大的思想探索,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的传播。从意义上来说,新文化运动具有多重进步意义,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具有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