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祖逖的成语
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军事家,字士稚,历史上称赞他为民族英雄。关于祖逖的成语有很多,如闻鸡起舞、南塘一出、智退桃豹等。南塘一出说的是西晋灭亡后,祖逖想光复国家,也希望自己门下的宾客也能和他一样,在以后的北伐战争中,都可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祖逖画像
当时正值扬州闹灾荒,他门下的宾客经常抢劫有钱的人家,祖逖不仅没有制止他的宾客反而和他们说,要不要再去南塘抢?因为南塘哪里的人都是有钱人,并且在他的宾客因为抢劫被逮捕后,祖逖还亲自去救他们出来,后来有人到祖逖家里做客,看到他家中很多奇珍异宝,他就直接告诉人家,那些都是自己抢的,后人将这个故事称之为南塘一出。
对于祖逖在成语南塘一出中的做法,历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觉得祖逖这是好坏不分,纵容手下有的则认为祖逖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战乱纷飞,打仗的军饷,器械都需要银子来制备,这是为了民族大义和国家的发展,劫富济贫奔就是侠义之盗。
不管那种看法,都是建立在拯救民族大义的基础上,祖逖的后半生都在组织、操持北伐,企图光复祖国,当然他也确实做到了,黄河以北一带大部分的土地都被祖逖成功收复,只是祖逖去世得太早,而且后期朝廷对于祖逖的兵力甚是猜疑,派了戴渊来牵制祖逖,这既让祖逖忧愤又确实影响力祖逖的作战部署,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祖逖怎么读
祖逖(tì)中的逖读第四声,在字典中有表示距离远,使之远离的意思,如逖闻就是在远处听到的意思,同时逖通“惕”表示警惕的意思。祖逖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军事家,约生于公元266年,字士雅,范阳遒县人。
祖逖北伐
其祖氏家族在北地是大族,世代都是高官,祖逖年少的时期特别豁达,不拘小节,为人极其讲义气,对朋友更会慷慨,经常救济身边贫困的人,乡党了的人很是敬重祖逖。成年后的祖逖才开始发奋读书,博看群书,后来搬家到阳平郡的时候被举为孝廉,又被举为秀才,但是祖逖都没有去上任。
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后,祖逖深受诸王的青睐,先后担任了司马府的掾属,祭酒、主簿、从事中郎等官职。永嘉五年,洛阳沦陷,祖逖率领乡党百姓南下避难,路途中遇到海盗,祖逖也都应付自如,被同行的人推举为“行主”。
后晋愍帝继位,司马睿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是拨给祖逖的兵马并不多,祖逖率领不对北伐,祖逖的军队军纪十分严明,得到各地百姓的积极响应,数年间收复不少黄河以南的土地,后来封为镇西将军,朝廷一方面封祖逖的官一方面还担心祖逖的兵力过于强大,所以派了朝廷官员去牵制祖逖。
公关321年,祖逖认为王敦和宠臣刘隗两人之间的矛盾会造成朝廷的内乱,而自己北伐又没人支持,所以忧愤成疾,最终病逝。
历史中关于祖逖的典故有《闻鸡起舞》、《南塘一出》等,后世史学家对祖逖有很高的评价。
祖逖北伐启示
祖逖是晋代的名将,其带领的北伐战争,收复了当时黄河以北的广大土地,从祖逖北伐的经过来看,祖逖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当时的朝代处于极其混乱的时期。
祖逖
根据祖逖北伐失败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启示。第一晋元帝时期,晋元帝只顾着加强自己的权势,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日俱增,而南方的人民缺乏大统一的意识,并且祖逖的北伐并没有得到晋文帝的支持,所以北伐力量不够雄厚,所以一件事情的成败与得到的支持与自身实力的雄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