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对人才非常重视,他认为好的当权者要有好的执行者才能做到上传下达,才能共同建设国家社稷。对于邹忌推荐的人才,齐威王当然也非常重视,把每一位忠臣都当作身边的宝。所以当时齐国的人才可以说是最多,当时的思想家正是有满腔热情治国,但是无奈以前的君王不赏识,既然齐威王求贤若渴,自然都带着自己治国或者带兵,或者管理经营的知识来投奔齐国。
据说后来的孙膑也是因为田忌的推荐惨担任齐国的军事,这应该都是邹忌推行法家看中选用人才的功劳吧。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的确是齐王要做的更好一些,所以很快齐国内便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君臣好比鼓琴,大弦奏出的音乐虽然浑厚,决定了乐曲的风格、走向,但是只有和小弦的娓娓道来相结合,才能使音乐深深留在人们心中,治理国家也是一样。除此之外,邹忌在对广开言路上也为齐王提出宝贵意见,至此齐国上下统一,期望意见能很快被百姓采纳,百姓遵守起来也特别得心应手,齐国的繁荣昌盛和邹忌的一系列变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邹忌从与城北徐公比美这件事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认为对帝王治国平天下也有促进作用,邹忌在向齐王进谏的时候,也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巧妙的借用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类比的方式。
齐王听取意见,广开言路
从小家到大家,管理国家与管理家庭有异曲同工之处,邹忌不想让齐王的双眼被自己的地位、权势等因素蒙蔽了,这样的谏言方式一针见血,形象生动,效果极好。齐王也不是昏庸之君,当然接受了邹忌的好建议,他意识到广开言路的重要性,也立刻作出了回应,齐王下令全城百姓,每一个人都可以向自己提出批评意见。对前来进谏德的人非但不批评,还分不同的情况给予奖励。
事实证明,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许多变化,证明了邹忌的深谋远略,说明齐王之前的确存在不少缺点,老百姓、大臣、身边的人没有提出来都在邹忌计划之内。慢慢的谏言的人少了,说明齐王在听取建议后做了改变,取得了成效。又过了不久,几乎没有人进谏了,这表示齐威王完全纠正了过去的不不合理之处,而且赢得了城中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随着齐威王的积极纳谏,齐国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自然更加依附于君主,君王获得更多的支持力,从一定程度上说,也便于齐王推行政策,在执行力上也有提高。这样齐国越来越强大,在战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在国家实力上也是当时诸侯国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