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纪念屈原的诗主要有哪些(3)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出身楚国没落贵族家庭,虽然家境不比鼎盛时期,但也衣食无忧生活优渥。家中长辈满腹经纶,对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视。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脉,从小对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屈原故里图片

屈原故里图片

离他们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中环境空幽寂静,除了猎户到此打猎,平时里鲜有人迹。屈原在家中读书,冬日里火盆烧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会儿屈原就感觉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记载读书人吃苦学习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读书,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心智,还能不打盹把书读下去。

他把想法告诉家里人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但是屈原不顾家人阻拦,带着书本只身来到山里,找了一处背风的山洞,开始读书。山中气温本来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湿,没过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脚冻肿了。他起身跺跺脚搓搓手待身体暖和过来就又开始坐在地上读书。家人看到屈原这么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拦了。屈原在山洞里坚持了三年,终于把《诗经》读懂读透了。这也为后来他开创楚辞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其实,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经验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肯吃苦肯努力,做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远比其他人要多的多。屈原能够取得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就与他的吃苦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屈原后代

屈原死时七十多岁。虽然关于屈原个人私生活尤其是娶妻生子的记载很少,但是他按礼仪习俗,育有子孙后代肯定是事实。

屈原雕像

屈原雕像

屈原的故里是楚国丹阳,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秭归县。然而秭归县如今的屈氏熊姓家族并不多见。原来古时候出现了迁徙活动。清朝时期有农耕迁移政策,这里就出现过集体迁徙四川的现象。所以屈原故里的子孙后代又有了点下落不明的迹象。

现代对于曾经出现的大费周章研究屈原后代的行为提出过否定。然而屈原个人的象征意义已经和国家民族有关。屈原的爱国舍弃生命,以及他的慷慨激昂的诗歌辞赋,都带着民族的美德。人忠则敬,人奸则唾,人无私则伟大,人自私则鄙夷。屈原是一个集中了这些品质的真实的活生生的例子。

世人对他后代的研究也是表达对这种品质的敬仰和追思。迄今为止,比较周全详实的说法有六种。针对屈原子嗣的数量和性别,分别都有具体的地址出处和姓名。

后人也时有自称是屈原后代的,毛主席就曾经在出国外交的时候声称我们都是屈原的后代,后来还出现台湾的,四川的,还有很多民间自称是屈氏后人的。他们都以作为屈原的后代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