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
董永,东汉时期千乘人,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因为卖身葬父他被当地县令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蔡茂上报光武帝,成为当时的孝子典范。
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记载于刘向的《孝子传》中,之后三国的曹植在其《灵芝篇》中也有相关记载,而东晋时期的干宝因其在他的著作之中《搜神记》中对董永卖身葬父的行孝主题着重突出,而且情节完整,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被广泛的流传。
时光荏苒,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董永传说经历了朝代更替,不断地融入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百姓的思想,从一个以孝为主题的故事,成为一个歌诵爱情,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中记载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境贫寒,父亲死后他没有银钱为父亲置办丧事,于是就把自己卖给了当地一户富庶人家作奴仆。而天女助人的传说则最早见于曹植的《灵芝篇》中,但也只是一笔代过。而今我们熟悉的天女助人的故事,则是来源于干宝的《搜神记》中,天帝被董永的孝行感动,于是派天女下凡帮助董永,为他还债赎身。后世很多的戏曲都取材于此,如南戏的《董永遇仙记》和黄梅记的《天仙配》。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是董永传说的重要主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天仙配》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做了深度的传播。现好今,董永传说已是中国一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董永墓
董永墓位于湖北孝感市南2.5公里董湖之滨,槐荫大道的东段,1836年开始修建,于1984年建成,总共占地75亩。
董永墓
董永墓现好今是一处旅游景点,因董永传说而后被人熟记。墓内总共分为十二个景点,分别是孝子祠、仙女池、鸳鸯楼、槐荫树、涤丝亭、白步梯和升仙台。它们都是按照搜神传等民间传说中的卖身葬父、孝感动天、仙女下凡和百日姻缘为线索而修建的。现在的董永墓遗址和清道光十六年间立的两石碑相通。一块石碑上刻着“汉孝子董公永墓”,别一块刻着“汉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
董永墓的东北方向,有一株高大古朴的老槐树,传说它就是当初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槐树旁有一座“福德正神庙”,他们俩就是在此由老槐树和土地神作为见证结为夫妇的。从此处向东大约两公里处,是董永债主曹员外家。相传当初七仙女为了替董永还债,寻找淡水煮丝,就用金钗在地里点化出了一口缫丝井,用里面产出的丝线一天之内织了三百匹锦缎,为董永还清了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