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出处含义解读(3)

白起与廉颇

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白起和廉颇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将军统领。共为战国四将(其余两人是李牧和王翦)。

廉颇石像

廉颇石像

廉颇。除却与蔺相如之间的种种,我们还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说,廉颇,嬴姓,廉氏,名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在赵国因为勇敢果断而闻名,也被称为信平君。在史书上,和后人的研究中,都有很高的评价。在经典之战——长平之战前期,廉颇就攻城无数,杀敌数十万。为人也很优秀,为赵国的实力增添了不小的一笔。本身,廉颇可能会指挥长平之战,但是,赵王轻信了秦国的反间计,最后用的是赵括——纸上谈兵的能手,最后导致赵国损失惨重,失去了统一六国的最大竞争力。

而白起也是杀敌无数,毫无败绩。自身性格除去英勇果敢之外,还有更多的是隐忍冷酷。白起有“人屠”之称,并不仅仅是因为白起杀敌无数,战功显赫。更多的是白起有些嗜杀的性格。所以,在军事上,白起擅长歼灭战,能够以杀敌、歼灭敌人为目标。所以,就连毛泽东都赞叹过,白起的歼灭战,是打的最出色的。

总的来说,白起与廉颇各有各的不同,都很出色,只是后人对廉颇的评价相对来说更好。

廉颇评价

廉颇雕塑

廉颇雕塑

后人司马迁、王世贞等文学家都对廉颇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廉颇具有大将之风。廉颇的个性特点,都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所体现。在渑池之会中,重点表现的是蔺相如随机应变的机智,在于赵惠文王分别的时候从侧面也能体会出廉颇深明大义的品格。秦王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会面,赵惠文王知道前去只怕是凶多吉少,但是为了顾及大局,蔺相如便陪着赵惠文王前往渑池。临走之前,廉颇为赵惠文王说,如果君上3个月未回来,那么就会立太子为新君主。廉颇这一做法,体现了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品格。

在负荆请罪这一章节的故事中,更着重突出了廉颇知错就改,宽容大度的品格。廉颇因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后,拥有了与自己同高的地位,廉颇很是介意,并且处处给蔺相如难堪。蔺相如知道廉颇的想法后,处处避让廉颇。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很是自责。第二天,就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中请罪。蔺相如被廉颇深明大义、知错就改的精神所感动。俩人结为刎颈之交共同为赵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