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杜甫
《月夜》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律诗,当时诗人受困于长安,正是他望着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景。杜甫在此诗中依靠想象写出了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
杜甫 月夜
首联中,杜甫描写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场景,即妻子在家乡望着明月十分挂念着自己,鲜明地透出了诗人身在他乡长安的思亲之情。颔联讲述的是儿女虽然跟随在母亲身边,却完全不能理解母亲对于亲人的思念,是诗人心系妻子以及儿女的表露。颈联中诗人想象的画面是妻子望着明月深思,心中满怀悲伤。而最后的尾联则是诗人寄希望于未来,期盼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与家人团聚一同赏月,再回过头来反衬今日的忧思。
全诗大意表达是,今晚家乡的月亮一定也如同我眼前的这般圆满清润,遥念家中的妻子,唯有独自一人默默欣赏。只可惜家里年幼的孩子,怎么能够理解并分担他们母亲思亲的心酸。这空气中的屡屡湿润雾气,也许将妻子的头发沾湿了,这寒凉的月色,正映衬着妻子洁白的手臂。什么时候才能举家团聚呢,到那时我们一同靠着纱帐欣赏这轮月亮。那时候的月色也一定美丽动人,我们互相依靠在一起,就让月光静静地将彼此脸上的泪痕拭去。
杜甫的这首诗歌构思立意极为独特新颖,章法紧凑,言语通俗却显得真情实意,十分打动人心。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是伟大的唐代诗人,诗歌的发展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与唐王朝开创的盛世场面脱不了关系,然而一个时期的文化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情况密不可分,杜甫刚好生在盛唐由兴至衰的转点,因此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到浓浓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
杜甫 画像
唐朝当时发生的凡是被后人所熟知的重大均在杜甫的诗中有所提及,杜甫的诗是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反映。例如杜甫作下《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指代了唐军大败的两场战争;而杜甫所作《洗兵马》则是在听到胜利消息时,心生愉悦所作。而三吏三别则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对于征兵制度的残酷与统治者无情的批判,以及对于苦于战乱的老百姓的同情。
此外,杜甫的有些诗还是对于史料残缺的补充,例如三绝句中提到的一些杀刺史现象,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史之乱造成的蜀地极为混乱的场面。而他的《忆昔》则是对于开元时期繁荣盛况的表述。
在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比史料记载中的历史事件更为生动、广阔的生活画面,他的感慨、忧愁,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有血有肉的战争与历史的真实面貌,而不仅仅是字面上冰冷的记录。
杜甫的诗被后世称为诗史,可见其作品中对于当时唐王朝社会面貌的反映,不仅含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于我们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境况具有很高的史料意义。
八阵图 杜甫
《八阵图》是唐朝大历元年,杜甫在到达夔州之后,所创作的一首缅怀诸葛亮的诗。杜甫的作品中写诸葛亮的诗文不少,甚至有二十多首都有所提及,可见他对孔明先生的倾心与仰慕之情,这样真挚的崇敬,在唐朝诗人中再找不到第二个。
杜甫 八阵图
据悉八阵图是用来操练军队的图形阵,当时夔州武侯庙江边有一处八阵图,传闻是诸葛亮在三国年间为了排兵布阵所作,而向来敬仰诸葛亮的杜甫便以此为题抒发情感了。此诗的前两句中诗人赞颂了诸葛亮在为国效力时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尤其强调了他超高的军事才干。而后面两句中,诗人对于刘备吞吴失利,从而使诸葛亮统一中原的宏图壮志未能实现,表达了强烈的痛惜。全诗的尾句与开头照应,二三两句相呼应,在诗文内容上,不仅缅古,也抒发了情怀,情中有意,言外有语,其风格在绝句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