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有何联系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任何一项法规的出台,都会有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也一定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功效。那么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的实施者汉武帝雕像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的实施者汉武帝雕像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是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行的,用以解决诸侯国的一些问题的治国政策。推恩令的意思就是,规定诸侯的子弟,虽然依旧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是诸侯其他的儿子们可以分别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国就不再隶属于原本的诸侯了,而是由地区所在的郡来进行管理。这样,中央只是出名义,没有受到损失,但诸侯则被割得七零八落,势力也越来越弱,从此丧失了向中央集权挑战的实力。附益之法,也就是附议法,是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国的一些问题而推行的法律。它的主要内容零散的记载在班固《汉书》以及范晔《后汉书》的注解当中。

在西汉初期,由于政治破衰,经济萧条,汉高祖刘邦也是刚刚在楚汉相争中获胜,登基做了皇帝,因此,刘邦为了解决汉初政治经济的困窘局面,也是为了稳定边疆局势,铲除异姓诸侯王,刘邦分封了大量的同姓诸侯王,各自占据一方。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刘彻采用了主父偃的建议。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是汉武帝内朝的顾问,对当时的政治很有影响,他看出了分封诸侯的弊病,于是他向汉武帝刘彻提出了推恩令,汉武帝觉得不错,于是出台了推恩令。附益之法是和推恩令一起出台的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官员贿赂中央大臣这个问题而制定的。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为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之后封建帝王治理国家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推恩令是谁的提议

汉武帝时期曾经推行过一部和诸侯封地继承有关的法令,这就是推恩令,它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关于诸侯势力过大的问题,那么推恩令是谁的提议呢?这个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推恩令的提议者主父偃{图为汉武大帝中主父偃形象}

推恩令的提议者主父偃(图为汉武大帝中主父偃形象)

关于推恩令是谁的提议这个问题,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推恩令的提议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主父偃。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的出身比较贫寒,有着因为在齐国受到儒生们的排挤,而周游过各大诸侯国的经历,但是他所到达过的所有诸侯国,都没有给过他他想要得到的礼遇,最后主父偃选择前往长安,也就是汉朝国都,皇帝的所在地。

到达长安之后,主父偃直接就给汉武帝上书表达了想要面圣的想法,而且当天就成功被皇帝召见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被连升了四次,之后更是成为汉武帝设在宫中内朝的大臣,其实也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了,而有了这重身份之后,主父偃对当时的政治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对这个时期的汉朝而言,怎么和平的解决掉诸侯势大的事,是皇帝心中一直存在的难题,推恩令就是主父偃在这种情况下向汉武帝提议的,之后又因为提出了很多符合汉武帝需要的建议,而得到了皇帝的欢心,这个时期的主父偃,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他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皇帝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推恩令是主父偃的提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主父偃的确是有真本事,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贪’字,把自己亲手送上了绝路。

推恩令是哪个皇帝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