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
《绝句·江碧鸟逾白》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进入蜀地之后所作的诗歌,诗文的前面的一、二两句用以描写景象,而第三、四两句则用来抒情,全文托景抒情,意味深长。杜甫在这首诗中借美好的乐景来诉说哀情,用客观景象与自身感受的反差对比来强调诗人自己思乡之情的深厚,令人感受到别具一格的韵味。
江碧鸟逾白
诗歌的主要意思表达的是,翠绿的江水将小鸟的羽毛衬托得更为洁白了,青山苍翠欲滴,鲜艳的红花有如即将燃烧的熊熊烈火一般。眼看今年的春天就要这样过去了,到底何时才是我回归故乡的时日呢?
杜甫的这首诗创作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在蜀中躲避战乱。幸得朋友们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一处地方建起一座草堂,颠沛流离的一户人家得到了暂且的安定。然而在杜甫的一生中,在浣花草堂的这些时日算是他为数不多的一段美好时光。然而由于杜甫心系国家忧国忧民,因此即便在这罕有的安定中,他也无时不刻不在担忧着这场未能平息的战火,时刻都深切期盼着能够早日回到故里。因此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通过描写春天里的美好景象,来表达自己深沉的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在写法上是典型的触景生情的表达,其艺术成就主要在于情景交融的描述,前两句将景色写得清新秀丽、沁人心扉,深有朝气;而后两句笔锋一转,表现了春光虽好却匆匆过境,最后一句则是从内心深处表达了浓浓乡愁。
杜甫晚年
?杜甫早年不得志,客居长安十年却不得器重,晚年的杜甫更是贫寒凄苦,不仅身处战乱不得志,且家困不已,其幼子也因此饿死。故杜甫晚年的生活经历丰富,也致使他的诗歌成就达到顶峰。
杜甫雕像
在杜甫四五十岁的时候,逢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混乱不已,百姓民不聊生,杜甫被困长安,此期间写下不少诗歌描述当时败军不断的事迹以此表述杜甫自己欲助不能的心境。后得以逃困而出当了左拾遗,但因其直谏而被贬。
杜甫在被贬途中得以回乡探亲,途中所见百姓死伤于战乱,统治者加倍的剥削,甚感心寒遂作下“三吏三别”。于是杜甫对朝廷甚是失望,辞官而去,与家人在成都之地建草屋而居,算是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依旧屋破家贫困苦。这期间杜甫写下不少感时伤怀的诗歌以此来描述自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后逢叛乱,杜甫不得已流浪避战乱,于是生活变得更加艰苦,虽一直有友人支助,但是杜甫向来不愿受他人施舍,遂杜甫所生疾病愈加的重。在杜甫五十二岁时,在梓州听闻朝廷官员顺利收复河南河北,杜甫十分开心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这杜甫晚年这是一首最欢乐的诗歌了。
随着杜甫病情的加重,居无定所,在其生前几乎是在船上度过的,逝世前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为《风疾舟中扶枕书怀》,杜甫一生都在为朝廷担忧,最后在船上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