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西洋文化 辜鸿铭对中国旧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辜鸿铭对中国旧文化的态度

辜鸿铭对中国旧文化的态度是持赞赏态度的。辜鸿铭生在南洋,后来又在西洋学习,并没有接触到很深的中国文化。但是他回到了祖国以后,开始喜欢上中国文化。辜鸿铭认为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需要后来人挖掘先人的知识。

辜鸿铭雕像

辜鸿铭雕像

辜鸿铭在谈论中国旧文化时,认为中国的旧文化里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并不比西方的思想差。西方的思想虽然很华丽,但是并不实在。而西方思想中的一些东西,在中国的旧文化里也是存在的。

辜鸿铭指出,像西方的一些新思想,例如“民主”、“自由”在中国的旧文化里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些东西需要到一些典籍中翻阅,需要年轻人来接班,学习中国古代的典籍。辜鸿铭认为,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从他们自己的古老典籍中找到的,我们中国的古老典籍并不比西方的古老典籍差。

辜鸿铭认为,对于庞大的中国来说,旧文化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他有一次参加华府聚会的时候,当时有一些外国人问他,怎么看待中国的旧文化。他说,拿聚餐来说,中国旧文化里有礼数,那么众人吃饭的时候就可以谦让的坐下,而按照西方的竞争理论,大家都争抢好的位子,那么饭也吃不成了。

辜鸿铭对中国旧文化的态度,也有维护的一面。在胡适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中,辜鸿铭坚决维护旧文化,批判新文化,并且同胡适针锋相对。

辜鸿铭 新文化运动

辜鸿铭在新文化运动中有过很多表现,这些表现在当时的人看来是非常守旧和顽固的。当时胡适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提倡接受西方的文化。辜鸿铭对此非常反对,他认为中国应该守住自己的传统。

辜鸿铭画像

辜鸿铭画像

辜鸿铭新文化运动中与胡适有过多次交锋。胡适是提倡西方文化的,而辜鸿铭却对西方文化有着反感,为此,两人经常辩论。胡适当时也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在一次演讲中,胡适用英文演讲,辜鸿铭就调侃胡适的英语是“英国下等人的发音”。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要学习西方,而辜鸿铭却认为西方的文化华而不实,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去挖掘,虽然现在的西方很先进,但是中国依靠传统文化也是可以取得成就的。

辜鸿铭新文化运动发表的很多观点都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辜鸿铭认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力很大,很多年轻人都去学习西方文化,却将传统的文化仍在一边,这是非常不对的。

辜鸿铭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西方的一些现代思想,在中国古代的书籍中也是存在的。辜鸿铭指出,自由与民主的思想不是西方的专有名词,它在中国古代中就存在,中国古代也存在自由与民主的思想。之所以现在没有人注意到,是因为没有人去挖掘,如果有人去挖掘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自然能够挖掘出一些有用的思想。

辜鸿铭 辫子

辜鸿铭先生被称为“怪杰”,其“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就是他的辫子。作为一个生活在晚清时代的人,大多数人经历的是一个留辫子,剪辫子的过程。但是作为一个在马来半岛的英国人家出生,又饱受西方教育的辜鸿铭先生却是经历了没辫子、留辫子、不剪辫子这样一个过程。下面就说说辜鸿铭辫子的事儿。

辜鸿铭雕像

辜鸿铭雕像

辜鸿铭先生出生在英国人的家中,早年一直在西方国家求学,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辫子。但是他回到中国之后就开始留有辫子,这其中有几点原因。第一,当时留辫子是统治者的要求,你要是没有辫子,清政府会常常找你麻烦,甚至会要你性命。第二,辜鸿铭先生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研读甚多,对于辫子有自己独特的认识。第三,他认为辫子是国人与老外的区别,可以让老外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