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写给虞姬的诗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被流传千古的要么是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或者是臭名昭著的奸臣贪官,很少有失败者会被历史大肆书写,被人民口口相传。但是西楚霸王项羽显然不在此列。骁勇善战,力大无穷的项羽因为自己的高傲蛮横和轻敌最终输给了步步为营,善用人才的汉高祖刘邦。即使如此,项羽的事迹仍然被广为传颂,他和虞姬之间的凄美爱情更是无数史书和诗歌反复称颂的对象。
项羽和虞姬
在正史中有关虞姬的记载非常少,连她的真名,出生年月和与项羽的相遇时间都一概没有提到。只是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写到:“有美人名虞。”仅此一句而已。而这一句记载,人们都曾争论她到底是叫“虞”这个名还是“虞”只是她的姓。
在公元前202年的时候,当初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已经穷途末路,败局在所难免。在刘邦的大军围困下,项羽缺兵少粮,即将走向失败。在这个困顿的时候,项羽在军营中面对虞姬,哀婉悲叹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诗词充满了悲戚苍凉的无力感,也寄托了对虞姬缠绵的情思。而虞姬在听到这一悲壮的诗歌之后,取剑翩翩起舞,同时吟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作为对项羽的回应。后人根据这一诗词推测虞姬可能就是自刎在项羽的面前。自此留下了“霸王别姬”这一著名典故,流传至今。
不管这段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人们对项羽和虞姬之间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史诗始终充满了无限的神往和敬慕。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也都在《史记》的《项羽本纪》中出现,《史记》中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项羽。司马迁把孔子收到了“世家”里,而把项羽收入到了“本纪”里。
司马迁黑白画像
我们都知道,“世家”里记录的是诸侯的历史,而本纪中记录的是诸位皇帝的历史,所以说这两个人是例外的。但是转过念来一想,孔子虽然没有当过一天诸侯,但是后世都称他为素王,这个地位比诸侯还高,所以收入“世家”也算情有可原。
而项羽收入“本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司马迁非常推崇项羽,其次,项羽为楚霸王,分封天下的时候,刘邦的汉还是项羽给封的,所以项羽虽然没能当上皇帝,却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天下之王。
司马迁非常的推崇项羽,项羽是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在司马迁眼里项羽是个大英雄,甚至被司马迁说是舜的后人。大力赞扬了项羽从没有一寸土地到成为楚霸王这中间的功绩,称他是近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人物。
其实司马迁的评价也并非都是司马迁自己一个人的意见,很多时候都是司马迁整合了许多意见和评论给出一个相对中肯的意见。司马迁以“实录”的态度写史书,在书中无不透露着司马迁在贯彻这个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人物的评价之上。没有掩饰他们的缺点,不会夸耀他们的功绩,从事实触发,还原给后世一个最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