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的浑天仪介绍
浑天仪是由中国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改进而成的,是古代用来演示天体运行的仪表。我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在明朝制造完成,现陈放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
浑天仪雕塑
浑天仪是依据我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浑天说”而制造,它是反映“浑天说”的一种仪器。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其实早在公元前4世纪,周朝就有人制造出了浑天仪,南北朝时期,太史令钱乐之也铸造过一座浑天铜仪,宋朝以后的梁代基于种种原因也制造过浑天仪。那时的浑天仪相当于形象化的星图,但是其功能与作用显然都是强于星图,而且从制作上来讲也比星图困难。但是当时的技术使得浑天仪的不够准确。
张衡发展和完善了古代的天文学说:浑天说,并且更加勤奋的专研于天文。最终,元初四年,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制造并改进出了前无古人的铜铸浑天仪,最外层周长长达一丈四尺六寸,并增加了二十四节气等等天象。
张衡制造的浑天仪的伟大之处在于,浑天仪上有两个漏壶,滴水可以推动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可以比较精确地呈现出各种天文现象,所以当人们从室内观测浑天仪呈现的现象是,惊人地发现竟然与外面观测到的一致。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比较准确地观测天体的浑天仪。
国际天文学界已经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以便纪念张衡的杰出贡献。 浑天仪的发明让中国科技史又划下了光辉的一笔。张衡的伟大贡献让人敬佩。
张衡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
张衡小行星,又称小行星1802,1964TW1,位于太阳系,属于小行星带。于1964年被人们发现,为了纪念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以及文学家张衡为古代科学特别是天文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特将此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张衡画像
张衡小行星是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对我国的天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国际惯例,发现小行星者有权命名该小行星。
在中国,命名最多名字的,是那些在古代和现代为我国科学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例如袁隆平星、祖冲之星。张衡小行星也属于这其中。其实小行星是不能随便命名的。首先你得有十分专业的天文学知识以及十分强大的设备,来保证真正发现新的行星。然后你要会正确的选择观测地址,比如在雾霾严重的工业区,就别指望能发现了。再次,你要有着专业的观测技能,大口径望眼镜和顶级单反,会摄影。然后还得有耐性,像张衡那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观测天体,最后运气好的话,你会碰巧观测的一颗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