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神像
包公神像中的包公正襟危坐,没有任何的表情,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不过现实中的包公跟这个形象还是非常贴切的,为人清廉、铁面无私、英明决断这些词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包拯
包拯在二十八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开始了自己的官职生涯,后来到了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的职位,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包拯这个人很会断案,而且又非常铁面无私,即使自己的亲戚也是一样对待。包拯在庐州做官的时候,他的舅舅犯了法,被人告到了他那边。包拯依法办案,照样让自己的舅舅吃了一顿板子,本来有些亲戚想利用包拯来做自己的靠山,那样一弄,他们也没有其他想法了。
后来,包拯被调到了京城中当官。在京城有许多的皇亲国戚,仗着自己有后台便胡作非为。有一个叫做张尧佐的人,仗着自己的侄女是贵妃,所以他担任了包括三司使等好几个职务。三司使是宫中处理财政赋税的地方,包拯认为他并没有这个才能来担任这个职位,于是一连写了五道的奏着,来弹劾这个人物。为了这件事情,包拯竟和宋仁宗在朝堂上争吵起来。在包拯的再三要求和反对下,最后宋仁宗免去了张尧佐的职位。
虽然包拯做了大官,但是他的生活还是非常简朴,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枢密差别。包拯平生非常痛恨那些贪官,在他的家训中写道:后代子孙做了贪官,不许回老家,也不许葬在老家的祖坟中。
包公是哪里人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也就是今天安徽合肥人,包拯中进士之后,做过一段时间的监察御史,之后又担任三司户部判官,包公多次弹劾大臣,为扫去朝中恶势力努力,后被授予龙图阁学士。
包拯雕像
嘉祐六年的时候担任天章阁待制的时候被人们尊称为包待制。包拯清正廉洁,他敢于替百姓申冤,所以有包青天的美名,后人将他当作神明来崇拜,认为包拯是文曲星转世。包拯生平在国家治理上做出杰出贡献,他主张改革,主张对现有的体制进行改变,他注重生产发展,认为生产力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要提高生产力才有资本谈论国家建设。他认为要巩固国防,加强对边疆的把守,只有防止外部干扰,才能专心治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富强民族。他主张选贤举能,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成为朝廷中必不可少的力量,他提倡为民请命,为民办事,是老百姓眼中的大清官,是杰出的清廉的代表。
包拯善恶分明,是真正为民的好官,包拯因为他的功绩和品行被人爱戴,在包拯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城上下一片哀悼,都感叹包拯的去世是当朝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