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鸦片战争的评价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抗西方列强进行殖民统治侵略所做的斗争,对此次鸦片战争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总结。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评价指出: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从此次战役可以看出英军不但武器先进,而且战术运用灵活,战略部署得当。反观清军部队缺乏训练,指挥人员军事素养极差。
鸦片战争的评价还表明:国家的实力对于一场战争的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英国经济实力领先全球,武器装备更是最早步入现代化的国家。增援部队与作战部队配合的天衣无缝。而清政府却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在是否接受和谈的问题上首鼠两端。统治者故步自封,落后保守,对战前格局完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除此之外,清朝政府还脱离民众,只想靠数量有限且早已腐朽不堪的八旗兵来保卫万里海疆,最后处处设防,处处空虚薄弱。使得原本占人数优势的清军变得总是处于以寡敌众的局面。最后,通过鸦片战争还可看出古老的农业文明是战胜不了新兴的工业体制,保守的封建帝国也是不能与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匹敌的。
与世隔绝,不接触先进的文化就只能导致自身的落后,使自己成为井底之蛙,狂妄无知最终会导致任人欺凌的命运。鸦片战争使得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永远成为了泡影。
1840年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对我国近代历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剧照
在英国,1840年鸦片战争通常被称为“通商战争”或“第一次英中战争”,在英国的近代史上,鸦片战争使他们向海外进行殖民统治所进行的最大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所获利益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极大地刺激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缓解了英国国内的经济危机,但却给近代中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使得西方列强纷纷加入到侵略中国的队伍中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民族危机。
1840年鸦片战争使得中华国门打开,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那些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发展,工商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逐步取代了原来手工业作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遭到了破坏,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逐渐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涌入国内的还有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自然科学对国人愚昧的头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开始融入清王朝的上层社会。民主平等等现代的思想理念也逐渐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开来,为后来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和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场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为结束标志,他们的软弱无能开启了日后一系列的屈辱,使国内四万万同胞陷入了苦难的深渊。这也使西方列强看清了统治者的本质,敢于在日后对中国发动规模更大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的背景分为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两个方面,两个背景之间有不可分割密切联系,也有不同的因素。
鸦片战争遗址
国内背景在这场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充当主要角色。封建王朝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多年,到了清王朝早已到了走到了尽头。各种弊病重生,矛盾层层积累,许多体制早已无法和西方的优越制度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农耕文明的社会里,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许多官僚地主加大土地兼并的力度,这使得大清国内民不聊生,百姓生活水准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思想上过于禁锢,整个国家文字狱盛行,四书五经这些陈词滥调将广大国民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扼杀在萌芽之中。整个大清帝国空有一身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皮囊,却早已是一具行尸走肉,冢中枯骨。这让西方列强看清了这个国家原本的面目,自然就引来了侵略者贪婪的目光。
与此同时,国外现状也是鸦片战争的背景的重要角色之一。欧美的资本主义势力迅速崛起,纷纷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业革命。他们需要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来刺激本国经济的更快发展,而此时的清王朝幅员辽阔,财富充盈,统治阶级却腐败、无能,这对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侵略对象。于是先通过罪恶的鸦片交易来扭转贸易差,赚取巨额利润,最后直接私下丑陋的面具,通过战争手段使自身获得在华的最大利益。
鸦片战争中出现的军舰
在鸦片战争中,军舰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直接影响了两国的战争局势走向。那么鸦片战争军舰种类都有哪些呢?
鸦片战争
据记载,在数量众多的鸦片战争军舰中,英国最初参战的是英国皇家舰队。这支舰队共包括二十八艘运输舰,作战军舰十六艘,武装汽船四艘,所有军舰总载炮数量多达五百四十门,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英军士兵大约一万两千人左右。这些军舰是英国在这场鸦片战争中能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火炮射程是清军的两倍有余,且可以连发,做工精细考究,威力十分巨大。
而清军在这场鸦片战争军舰方面明显不如英军。整个大清王朝只有小型战船七百多艘,船的形体十分小,最大的还不如英国军舰最小战舰的一半,这种战船的载重量和吃水量可想而知。在速度上,清朝军舰以人力为主划行的战船远远不能与以蒸汽动力为主的英军战舰相提并论。在巨浪滔天的海面上,英国军舰可以乘风破浪,正常前行,而大清水师则根本无法乘船出海。军舰上的武器配备落后至极,每条船上配备的铸铁火炮不足十门,且都是前明留下的中小型火炮,点燃时炮体极容易炸裂,进而伤到炮手。而船上的将士大多还是手持弓箭和长矛。两相对比,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清朝水师在战舰方面直到鸦片战争三十二年之后在得到了改观,虽然军舰仍然不如西洋舰队威力惊人,但至少军舰上已经彻底废除了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洋务运动与鸦片战争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这两个历史名词之间有很大的联系,鸦片战争开启了闭关已久的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目光,洋务运动的宗旨就是富国强兵,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张之洞旧照
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国门,西方的意识形态、新式的洋枪洋炮、先进的管理理念、闻所未闻的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流传到中国境内。清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他们通过鸦片战争意识到先进武器对于国家的安全保障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之间的时间内,意识到先进科技重要性的大臣主要有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他们先后在全国各地训练新军,改革水师,制造新式枪炮,兴办新式学堂。这些先驱认为只要清朝政府掌握了这些先进的军事武器和制造技术,在未来的战争中就不会出现类似两次鸦片战争的悲剧。洋务运动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朝军队的素质和向西方学习先进知识的激情,为中国化近代工厂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角度来说,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虽然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清政府也没有避免覆灭的命运,但这场运动使古老的中国逐渐融入了当时的世界,为中国最终与国际接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