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第16章 最早的霸主(2)

于是,周平王决定也找找郑庄公的麻烦。这个时期,郑庄公还羽翼未丰,周平王虽然势力被削弱了,但与他相比,还是要稍胜一筹。双方沟通了几次后,达成协议,都送一个自己的儿子到对方地盘做人质。

当然了,表面上郑庄公还是给足了天子面子。庄公的儿子在周是当人质,而平王的儿子在郑是考察。不过,说是考察,其实跟做人质也没什么区别。

这次外交的胜利,说明郑庄公实际上已经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当然这个胜利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

平王过世后,周桓王继位。这位爷年轻气盛,跟他爹不一样,王位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收回了郑庄公作为王室客卿的权力。

周桓王是平王的孙子,他爹当年以周太子的身份在郑国当人质,后来就死在郑国了,他才以太孙的身份继位。

桓王对郑国是恨到骨子里去了。他认为正是因为他老爹去了郑国,所以才会死得那么早。因此,在朝堂上,周桓王对郑庄公就没啥好脸色。

庄公回到封国后,把新天子的态度说给大臣们听。大家一听都非常气愤,认为新周王忘恩负义,应该找个借口把他赶走。

这时一个大臣说:“公然和周天子作对这么二的事儿咱们不能干。不过呢,咱们也必须表个态,让他知道欺负咱们没好果子吃。”

郑庄公按照这位大臣的计策,派三千军士来到周天子的地盘内,一天工夫就把麦地里的麦子都割光了。

周桓王一听,怒火冲天,大骂道:“郑国胆大包天,竟然欺侮到天子头上来!”他当即下令安排,向郑国兴兵问罪。

这时,一个大臣连忙向周桓王奏道:“区区小事儿不必大动干戈,郑国就好比是周王室的儿子,儿子向老子讨口饭吃,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周桓王一听乐了:“行,咱就当打发要饭的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到了秋天,郑军又来了。他们上回收麦子,这回收稻子,所以周桓王又想兴师问罪了。

这个时候那个大臣又出面劝诫说:“郑国人肯定是饿疯了。若郑军再来洛阳,大王您教训他几句就行了,不必为这几把稻谷大动干戈。”周桓王只好又作罢了。

后来郑庄公来朝拜时,周桓王摆足了大王的谱,指着鼻子把郑庄公一顿数落。郑庄公的反应非常淡定,他心想:“没关系,我好好干我的郑国国君。面子这东西,说重要很重要,说不重要,还真啥都不是。你夸我是天使,我能长一斤肉吗?你骂我是笨蛋,我能掉一根毛吗?”他这反应,就和当年对自己的弟弟一模一样。

沙场菜鸟哪斗得过腹黑老油条

郑庄公是个有智慧的人,他豁得出面子。几番退让后,周桓王胆气足了,觉得庄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骂是阻碍不了庄公实力的壮大的。周桓王也不是傻子,他心想:“我要是再不解决庄公,我这天子就没法当了!”

于是,桓王纠集了几个诸侯国的军队,讨伐郑庄公。周桓王认定,郑庄公不过徒有虚名,因为自己几次找他麻烦,他都不肯接招,一口气灭了他应该不是难事儿。

周军这时的阵容非常强大:周桓王亲自率领中军,卫、蔡两国组成左军,陈国组成右军。三大诸侯国把压箱底儿的精锐部队全拿出来了,天子御驾亲征,名正言顺地讨伐叛逆,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

而郑庄公这边就差远了。首先,他实力不济;其次,郑国的两个盟友齐国和鲁国不敢背上与天子作战的罪名。所以,庄公能动用的只有郑国本国的军队。

郑国的军队虽然战斗力彪悍,可是却没多少胜算。第一,诸侯对抗天子,道义上就输了半截;第二,军队数量远不如对手;第三,被三面夹击,不占地利。

不过,带着大军来收获胜利果实的桓王不知道,就像当年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一样,他这次也落入了郑庄公的圈套。庄公最初的软弱、退让和装傻,都是为了找准时机,给周天子致命一击。久经战阵的郑庄公,早已从种种不利局面之中,找到了他唯一的制胜机会。

周军的人数虽然多,但大部分都是诸侯联军,直接隶属于周王室的部队并不多,因此他们内部鱼龙混杂,政令不一。比如给桓王担任右军的陈国军队,他们自己国内正闹着灾荒,将士们全惦记着老家的妻儿老小,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蔡、卫两国本身的国力就很弱,军队战斗力也很差。他们闹哄哄地跟着来,就是想打胜仗,占点便宜而已。

便宜哪有这么好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上桌吃饭,就得先下厨帮忙。他们本着这样的目的来作战,军心就十分容易溃散,而且往往一点被突破,就满盘崩溃。

更何况,周桓王本人虽然御驾亲征,提升了士气,但这位爷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菜鸟一个,根本不靠谱。就算他的出马暂时鼓舞了士气,但这样的士气就像一个皮球,针一扎就爆,泄气来得比打气快。

所有这些问题,很容易被战场上的老手一眼看出,从而一击制胜。不幸的是,周桓王面对的郑庄公就是这么一根老油条。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讨伐大军跟郑国军队在葛开打。战斗打响后,郑庄公先以左右军摇动大旗,喊杀声声震如雷,但却并不发动中路进攻。相反,他令精锐部队火速出击,狠揍担任右军的陈国军队。

事情果然如庄公所料,陈军很不经打,一打就散。右军的瞬间崩溃让周桓王半天都没缓过神来。等他反应过来,蔡、卫两国军队也早已逃之夭夭了。

两军刚打了个照面,周天子左右两军就跑了个精光,只剩中军在战场上了。郑庄公轻轻松松下令合围,发起总攻。

孤军奋战的周军节节败退,眼看打败郑庄公是没戏了,只能抓紧时间跑路。求生心切的桓王残部拼死突围,总算杀开了一条血路。正在此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春秋争霸的始作俑者

郑庄公的一个部将杀得兴起,率领部队身先士卒,竟然杀到了周桓王身边,跟他来了个零距离接触。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部将兴奋地弯弓搭箭,一箭就射伤了周桓王的肩膀。

这下问题可严重了。按照周礼,天子乃万金之躯,神圣不可侵犯,碰一根头发都不行,可周桓王这次不但被打得丢盔弃甲,连万金之躯都让人家戳了个窟窿,没面子到了极点。

这时候的周桓王也顾不上面子了,里子要紧,还是先冲出去再说吧,总不能做俘虏吧。于是,周桓王咬着牙,忍着痛,冲出了郑庄公的包围圈,总算是捡了条命回来。

郑军指挥官一看周军溃退,十分振奋,建议立即追击,扩大战果,但却被郑庄公拒绝了。庄公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要是真抓住了周桓王,该拿他怎么办?还不如让他跑了。

郑庄公不但放了周桓王一马,还委派专人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缓和双方的尖锐矛盾。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葛之战”。它最后以桓王大败、庄公大胜而结束。

这一场战争意义深远。周桓王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周王室在诸侯中的威望一落千丈。桓王本来是想牛气一把,没想到差点被一个诸侯给弄死了,真是丢尽了面子。这以后,越来越多的诸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

而郑庄公可就赚大了,他连天子都打败了,以后谁还敢对他有想法?葛之战后,郑庄公巩固了自己一家独大的地位,然后他又率领军队帮助齐国打败了北戎的进犯,庄公小霸的局面就此形成。

为什么叫“小霸”呢?这是根据庄公称霸的规模和时间来界定的。郑国位居中原,土地肥沃,有称霸的最好资本,但发展潜力差多了。齐国东靠大海,有渔盐之利。楚国南居百越,有地理优势。秦国坐拥八百里秦川,这些都是郑国没法比的。

郑庄公在位时,郑国打败了卫国、蔡国、宋国,吞并了许国,连九五之尊的周天子都被他揍了。但是,他对于宋、陈、蔡这些地处战略要地的国家,没有过度削弱,更没有借机攻占。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很长寿。他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惹郑国,但他一死,儿子郑昭公继位后,报应就来了。

公元前700年,郑昭公在位时,权臣作乱,推翻了昭公的统治,另立新君。之后很多年,郑国一直处于兄弟相争的内战之中。庄公的几个儿子相互争位,权臣之间互相攻杀,长达二十七年之久。

经过这一番剧烈动荡,曾经是小霸的郑国,彻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由小霸降级成了小国。

郑庄公的霸业虽小,却极其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春秋时代诸侯势力坐大、天子实力衰微的开始。庄公使大家看清了周天子虚弱不堪的真面目,从此大家伙个个奋勇争先,都想出头当霸主。可以讲,春秋争霸正是从郑庄公开始的。

随着争霸斗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下一个称霸的又是谁呢?

第15章 最早的霸主(1)

第17章 小白抢位

延伸阅读:腾飞五千年

民族简史 姓氏起源 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