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卷二‧齊國佐1不辱命

晉師從2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不可,則聽客3之所為。」

賓媚人致賂,晉人不可,曰:「必以蕭同叔子4為質,而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5。」

對曰:「蕭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敵6,則亦晉君之母也。吾子7布大命於諸侯,而曰必質其母以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8』若以不孝令於諸侯,其無乃非德類9也乎?先王疆理天下10,物土之宜而布其利11。故詩曰:『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今吾子疆理諸侯,而曰『盡東其畝』而已!唯吾子戎車是利,無顧土宜,其無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則不義,何以為盟主?其晉實有闕12。四王13之王14也,樹德而濟15同欲16焉;五伯17之霸18也,勤而撫之,以役19王命。今吾子求合諸侯,以逞無疆20之欲。詩曰:『布政優優21,百祿是遒22。』子實不優,而棄百祿,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則有辭矣!曰:『子以君師辱於敝邑,不腆23敝賦,以犒從者。畏君之震24,師徒橈25敗。吾子惠徼26齊國之福,不泯27其社稷,使繼舊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愛。子又不許,請收合餘燼28,背城借一29。敝邑之幸,亦云從也;況其不幸,敢不唯命是聽!』」

注釋:

1國佐:指賓媚人,齊國上卿名佐。

2從:追蹤、追擊。

3客:指郤克,此次晉師是由郤克領軍。

4蕭同叔子:齊侯的生母。蕭國國君同叔的女兒。因不便說要人國君的母親當人質,故如此說。子,女兒。魯宣公十七年時,晉景公派郤克到齊國請齊頃公參加會盟。郤克駝背、魯使瘸腿、衛使瞎一眼,齊頃公讓宮中婦女在帷幕後觀看。蕭叔同子大笑,郤克十分生氣,發誓說如果不報復這次侮辱,就不渡過黃河。於是纔有這次無禮的要求。

5盡東其畝:東,動名詞,作東西向。畝,田裏的田埂,即田壟。晉國在齊國的西邊,如果田埂改成東西向,溝渠、道路也大多會東西向,對晉國進軍齊國十分有利。

6匹敵:地位相等。齊、晉都是諸侯國。

7吾子:指郤克。

8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出自《詩經˙大雅˙既醉》篇。匱,乏、竭、盡。錫,賜與、賜給。類,族類。整句是說孝子的孝心是不會窮盡的,上天永遠賜福予孝子的族類。

9德類:道德法則。類,法則、規範。

10疆理天下:將天下田地劃定疆界,條理分整。

11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物,相也,觀察、考察之意。布,佈置、安排。整句是說 考察土地和農作物的屬性,安排合適的作物,以穫取利益。

12闕同缺,缺失、過失。

13四王: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

14王:ㄨㄤˋ,動詞,行王道仁政。

15濟:滿足。

16同欲:天下共同之欲望。

17五伯:夏之昆吾,商之大彭、豕韋,周之齊桓、晉文。

18霸:管子霸言篇云「得天下之眾者王,得其半者霸。」此文指能效力天子者為霸。

19役:服事、效勞。

20無疆:沒有止境。

21優優:和緩寬厚。

22遒:聚集。

23腆:豐盛、豐厚。

24震:威。

25橈:挫折。撓敗,失敗、覆敗。

26徼:ㄧㄠ,要求。

27泯:消除、消滅。

28餘燼:燒盡的殘餘。此處比喻為殘兵敗將。

29背城借一:背靠著城牆,藉此一戰。意指與敵人決一死戰。

白話翻譯

晉軍追趕著齊軍,從丘輿入齊境,進擊馬陘。齊侯派使賓媚人帶著紀甗和玉磬兩件寶物,以及所侵占的土地當禮物。說「如果他們不願意講和,就隨他們怎麼辦吧。」

賓媚人把禮物帶到,晉人不接受,說:「一定要蕭同叔的女兒當人質,而且齊國境內的田壟都要改成東西向。」

賓媚人回答說:「蕭同叔的女兒不是別人,正是我們國君的母親。如果以對等地位來說,那也是晉君的母親。您在諸侯中發布重大的命令,卻說要人家的母親當人質以獲取信任,那又怎樣來對待周天子的命令呢?而且這是以不孝來號令諸侯。詩經上說:『孝子的孝心是不會窮盡的,上天永遠賜福予孝子的族類。』如果以不孝來號令諸侯,那恐怕不是道德的準則吧!先王劃定天下田地的疆界,條理分整,考察土地的特性,安排有利的作物。所以詩經上說:『我按其地理劃定田界,田畝有的東西向,有的南北向。』現在您要諸侯劃疆界分地理,卻只是說『田壟全部東西向』,只顧自己的兵車利益,不管地勢作物是否合宜,這恐怕不是先王的政令吧?違反先王就是不義,這怎能做盟主呢?這樣做晉國就有缺失了。昔時四王能統一天下,是由於能樹立德行而滿足天下共同的願望;五伯能夠領導諸侯,是由於能勤勞地安撫諸侯,效力王命。現在您卻以會合諸侯,來滿足自己無止境的欲望。詩經上說:『施政和緩寬厚,福祿就會聚集。』您確實不夠寬大為懷,這是自棄福祿,這對諸侯有什麼壞處呢?如果您不答應講和,我們國君派我當使臣時,就有這樣的話了。說:『您帶領晉君的軍隊光臨敝國,敝國的財富是不豐厚,也要犒勞您的將士。害怕貴國國君的震威,我軍戰敗了。祈求您賜福給齊國,不滅亡我國,使兩國繼續過去的友好,那麼先君所遺留下的寶器、土地,我們不敢愛惜。如過您還是不允許講和,請讓我們收拾殘兵敗將,背靠著城牆,再決一死戰。敝國如有幸戰勝,還是會聽從貴國的;更何況是不幸戰敗,豈敢不絕對服從您的命令。』」

民族简史 姓氏起源 在线读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