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姓的历史原来 边姓的历史迁徙

【郡望】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陈留县,汉代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金城:汉元始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相当于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治所在允吾(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历史来源

「边」源出

1、商代有诸侯国边国(今地不详),为伯爵,称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2、出自子姓。周朝时,宋国国君的儿子名城(一名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堂号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自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分布地区  【郡望】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陈留县,汉代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金城:汉元始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相当于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治所在允吾(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历史来源  「边」源出  1、商代有诸侯国边国(今地不详),为伯爵,称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2、出自子姓。周朝时,宋国国君的儿子名城(一名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堂号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自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迁徙分布  浙江省诸暨市有边姓聚集村落大约有人数2万左右;从中原迁徙来大约有近千年先祖边肃公边肃是诸暨边村边氏宗族的先祖。1920年编写的《暨阳同山边氏宗谱》辑有宋代魏了翁撰写的《边氏宗谱叙》,此文叙述了诸暨边村边氏始祖谨公(字慎夫,号敬齐)与边肃的源渊关系。文中记载:谨公为承奉郎,由温迁暨宅傍同山,虑遗绪之失传也,遂征寻经理往牒,详布糸图,以示将来。固知肃公有三子。伯子石隐,不仕,名位无稽。仲子守公,西川郡佐,大展其才。令子纪昌遂占其籍。四世之后有经公转抵河南,三嗣纷然星散不能缕述再传。而应隆公起以节度显职扈跸至杭命巡海得道温之松门里,择而居之而锺毓谨公焉,此乃缔暨嫡属之祥也。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江西)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边氏宗谱叙》是魏了翁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撰写的,应是边村边氏溯源的一份重要史料。元代脱脱撰的《宋史》,在卷301列传第六十中找到了《边肃传》,全文如下: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司使魏羽荐为户部判官,祀南郊,超荐尚书度支员外郎。帝以三司钩取无法,至道初,置行帐司,以会财用之数,命肃主之。帐成,迁工部郎中。真宗幸大名府,命肃经度行在粮草。改判开拆司,出知曹州,徙邢州。会契丹大入,先是地屡震,城堞摧圮,无守备,帝在澶州,密诏肃:“若州不可守,听便宜南保他城。”肃匿诏不发,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代之。骑傅城下,肃与战小胜,契丹莫测也,居三日,引去。时镇、魏、深、赵、磁、洺六州闭壁不出,老幼趋城者,肃悉开门纳之。擢枢密直学士,徙宣州。车驾朝陵,徙河南府。还,勾当三班院。出知天雄军,徙真定府,累迁给事中。以王嗣宗代肃。嗣宗与肃有旧隙,讽通判东方庆讼肃前在州,私以公钱贸易规利,遣吏强市民羊,买女口自入。嗣宗上其事,帝以肃近臣,不欲属吏,遣刘综、任中正以章示之,肃引伏。以守城功,止夺三官,贬岳州团练副使。久之,徙武昌、安远军节度副使,起知光州,以泰宁军节度副使徙泗州,又徙泰州,卒。子调,终尚书兵部员外郎、福建路转运使。

迁徙分布

浙江省诸暨市有边姓聚集村落大约有人数2万左右;从中原迁徙来大约有近千年先祖边肃公边肃是诸暨边村边氏宗族的先祖。1920年编写的《暨阳同山边氏宗谱》辑有宋代魏了翁撰写的《边氏宗谱叙》,此文叙述了诸暨边村边氏始祖谨公(字慎夫,号敬齐)与边肃的源渊关系。文中记载:谨公为承奉郎,由温迁暨宅傍同山,虑遗绪之失传也,遂征寻经理往牒,详布糸图,以示将来。固知肃公有三子。伯子石隐,不仕,名位无稽。仲子守公,西川郡佐,大展其才。令子纪昌遂占其籍。四世之后有经公转抵河南,三嗣纷然星散不能缕述再传。而应隆公起以节度显职扈跸至杭命巡海得道温之松门里,择而居之而锺毓谨公焉,此乃缔暨嫡属之祥也。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江西)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边氏宗谱叙》是魏了翁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撰写的,应是边村边氏溯源的一份重要史料。元代脱脱撰的《宋史》,在卷301列传第六十中找到了《边肃传》,全文如下: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司使魏羽荐为户部判官,祀南郊,超荐尚书度支员外郎。帝以三司钩取无法,至道初,置行帐司,以会财用之数,命肃主之。帐成,迁工部郎中。真宗幸大名府,命肃经度行在粮草。改判开拆司,出知曹州,徙邢州。会契丹大入,先是地屡震,城堞摧圮,无守备,帝在澶州,密诏肃:“若州不可守,听便宜南保他城。”肃匿诏不发,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代之。骑傅城下,肃与战小胜,契丹莫测也,居三日,引去。时镇、魏、深、赵、磁、洺六州闭壁不出,老幼趋城者,肃悉开门纳之。擢枢密直学士,徙宣州。车驾朝陵,徙河南府。还,勾当三班院。出知天雄军,徙真定府,累迁给事中。以王嗣宗代肃。嗣宗与肃有旧隙,讽通判东方庆讼肃前在州,私以公钱贸易规利,遣吏强市民羊,买女口自入。嗣宗上其事,帝以肃近臣,不欲属吏,遣刘综、任中正以章示之,肃引伏。以守城功,止夺三官,贬岳州团练副使。久之,徙武昌、安远军节度副使,起知光州,以泰宁军节度副使徙泗州,又徙泰州,卒。子调,终尚书兵部员外郎、福建路转运使。